• 36阅读
  • 0回复

“这个老同志,作风就是好!”——记河南省许昌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赵国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1-14
第3版()
专栏:

“这个老同志,作风就是好!”
——记河南省许昌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赵国玺
在许昌市大街上,人们时常看到一位老战士从乡下回来,推着一辆旧自行车,车座后面带着两个粪篓,走进闹市,穿过人群。沿街,多少敬佩的目光投向他那鲜红的领章帽徽,人们说:“这个老同志,作风就是好!”
他,就是许昌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赵国玺同志。
赵部长和他的粪篓子
一九七六年十月,赵国玺调到许昌县武装部不久,就请假回原来工作的临颍县武装部去了。同志们琢磨着:准是搬家。两天后,赵部长回来了,他搬的哪是“家”呀,而是两个粪篓,一把粪铲。
粪篓子是赵部长的好“伙伴”,伴随赵部长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那是一九七五年初冬时节,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强劲东风吹遍祖国大地。身为临颍县委常委、武装部副政委的赵国玺同志,心潮澎湃,浑身是劲。他象当年搞土改那样,打起背包,带上粪篓,来到了皇帝庙公社商桥大队。他顶着寒风,带领民兵深翻改土、修渠打井。他和民兵一起学习理论,大批资本主义,还经常抽空蹬着车子去拾粪。
正当赵国玺带领民兵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四人帮”破坏农业学大寨的黑风刮来了。一小撮坏人贴大字报,诬蔑赵国玺批资本主义倾向是“转了向”,拾粪是“出风头”,扬言要把他撵走。面对邪风恶浪,赵国玺在群众大会上说:“学大寨是毛主席指引的路,谁也堵不住,背粪篓是干部的好作风,谁也反不掉。想把我撵走,办不到!”
回县城开会,他骑自行车,来回六十里,粪篓没空过。
到面上检查民兵工作,他还是一辆车子两个粪篓,不少生产队的地里都倒有他拾的粪。
麦忙天,他和县委书记一起往公社送农具,架子车上还带着两个粪篓,又拉车,又拾粪。
赵国玺走了一地又一地,粪篓子用坏了一个又一个,三年来拾粪九百多篓。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干部也背起粪篓拾起粪来。
风尘仆仆拉车人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赵国玺心里翻腾着:长征的精神是革命的传家宝,为什么这几年吃不开了呢?难道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中长征精神就不灵了?不,革命传家宝不能丢,长征精神要发扬!他建议县武装部党委和县委在全县民兵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根据赵国玺的建议,县武装部党委和县委决定,结合搞些军事训练,组织民兵进行一次长途拉练,教育民兵发扬革命传统,上平顶山为灾区群众拉煤,以实际行动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全县一万四千名民兵,响应党的号召,拉着一万多辆架子车,浩浩荡荡向中州煤城进发,行军三百多里,拉回四千多吨煤。担任车队指挥的赵国玺,拉着足有千斤重的煤车,汗水湿透了军衣,但他全然不顾,还不时地鼓励大家:发扬红军老传统,万里长征不停步!
为了自力更生搞“土化肥”,赵国玺提出上山拉风化煤,制作腐植酸铵。当他急急忙忙回县武装部作准备时,老母亲心疼地说:“往常你下乡我没拦过你,这回上山可不中,来回几百里,你那肝病……”“放心吧,我和大伙一块去,没啥大不了的事。”他掂上小锅,提着面袋,赶上车队出发了。一路上,他和二百多名民兵风餐露宿,拉车赶路。渴了,喝几口凉水;饿了,小锅一支,自己做饭;夜里,车队停在公路边,他招呼着民兵都睡了,才把行李卷往车底下一摊,枕块砖头躺下来。
有一次在拉煤路上,赵国玺的大儿子跃进在风雨中碰到他,说啥也要替他拉,他说:“要拉,你替别人拉吧。”车到许昌,一位领导同志劝他住招待所,他说:“我是出来拉煤的,不是开会的。”
一九七六年二月,拉石子路过家乡,侄儿、侄女赶来替他。他说啥也不让他们拉。三弟开来小拖拉机,要他把石子装在车上,人也坐在上边。他说:“我是来拉车的,不是来坐车的。”
一九七七年十月,拉土肥时,民兵牵着牲口去接车队,十七辆车子有十六辆挂了牲口,唯有他那辆没有挂。车把式老陈赶车撵上来,要他把车子挂在马车上,说:“部长,挂上吧,省点劲。”他回答:“拉车就得掏大劲。”
“拉车就得掏大劲。”赵国玺凭着这种精神,永拉革命车。风雪漫天的严冬,他在拉;烈日当头的盛夏,他在拉。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他一直风尘仆仆地拉着。
他和群众心贴心
老赵的那颗心啊,年年月月都和群众贴在一起。近五年来,他有三十三个月生活在基层,和群众并肩劳动五百多天。五年中,他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的事迹,人们看得见,说不完。通信员小赵深夜在地里浇麦,他端去了热腾腾的鸡蛋面;炊事员赵师傅在城外种菜,逢年过节他总要换赵师傅回来看节目;县武装部有一个干部的宿舍流进雨水,他顶着大雨去挖沟排水。在赵国玺的心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九七五年八月,赵国玺正在省军区组织的学习理论报告团作巡回报告,听到临颍县南部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的消息,心如火燎。他请示省军区首长批准,马上由洛阳赶回临颍,一口饭没吃,就赶到抗洪抢险指挥部领受任务。
洪水在咆哮,地处临颍、西华、鄢陵三县交界处的高宗寨情况紧急,聚集在这小块高地上的万名灾民危在旦夕。赵国玺带领救灾部队、民兵乘大小汽艇急驶而来。他们一上高地,就向灾民宣读党中央的慰问电,把带来的食物、药品分送到灾民手中,顿时高地上沸腾起来,“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震撼长空。在赵国玺的指挥下,群众很快组织起来,一批批乘汽艇往外转移。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战斗,一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脱险。这时他想到北边几个村子有些群众还被包围在水里,就又向洪水趟去。到崔庄,他挨家找受灾群众,转达党的关怀,安定群众情绪;到安郑,发现有坏人乘机捣乱破坏,他指示民兵营长要狠抓阶级斗争;到纸房,他同干部、群众亲切交谈,鼓励大家战胜洪水,重建家园。这一天他在洪水里趟了四十多里,一连查了七个大队。
掌权人决不谋特权
赵国玺热心给同志们办事,有的同志送点礼物给他,但都被他退回去了。老赵说:“为人民服务是咱们的责任。要是给人办点事就收礼,吃请,那就会走上邪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九七五年阴历年三十,有位同志托他办事,送来了二十斤肉。当时,赵国玺不在家,他回来听说这事可气了,马上就要让孩子把肉送回去。因天黑路远,爱人好说歹说,才等到第二天。孩子送肉回来时,那位同志又让带回半袋花生。赵国玺一见,硬叫孩子再把花生送回去。晚上,他召开家庭会,立了个规矩:今后谁收别人的东西谁给送回去,咱针尖大的便宜也不能占。他总是对要送礼的人说:“咱共产党不兴这个。”
有一次,他的四叔来找他,要给儿子安排工作,谁知左说右说也不行。四叔发火了:“国玺呀,你真当官了,连家都不要了!”他说:“当了干部,就得为大家,不能为自家。”最后,他还是把四叔说服了。
赵国玺不为个人谋特权,也不为自己蹲点的单位谋特权。去年,他到苗店蹲点,苗店有的干部想通过他开后门弄化肥。赵国玺却带领群众制“土化肥”,养猪积肥,七扫八挖,广开肥源。群众说:赵部长为农业大上想了九十九个门,就是不开“后门”,他把政策关,就象一个铁闸门。
本报通讯员 王熙兆
何家生 翟安民 王培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