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攻击历史唯物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1-16
第2版()
专栏:

“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攻击历史唯物论
林子力 有林
“四人帮”在霸占理论阵地的时候,大量地强行推销这样一种理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他们在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上大作文章,鼓吹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决定性的。谁要是不同意他们这种头脚倒立的“哲学”,谁就是他们所谓的搞“唯生产力论”,就要挨他们的棍棒。
那末,他们大举讨伐的所谓“唯生产力论”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新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列宁说:“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第88页)毛主席说:“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9页)
马克思、列宁、毛主席的这些论述,指明了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家曾经解释了生产怎样在生产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本身是怎样产生的。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也说明过政治产生于经济。例如基佐认为财产关系是阶级斗争的原因;米涅认为革命的原因存在于各社会阶级的不同的物质利益中,“利益产生政党,政党进行斗争”。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地位的局限,不了解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第一次把“生产力”引进历史观中来进行考察,发现和论证了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源泉和最终决定力量的,是马克思。正是由于这个发现,才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才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第一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个发现作过这样的评价: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也说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例如从农奴制度中生长出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四人帮”用他们的上层建筑决定一切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来反对这个原理,并且把这个原理叫做他们所说的“唯生产力论”,给它安上了诸如“反动”的、“修正主义”的等等罪名。据他们说,承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就是否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这种攻击就象那个手持长矛的唐·吉呵德同风车作战一样荒唐。确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不但不否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恰恰相反,只有坚持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才能充分肯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最终原因是精神,而不去探究隐藏在精神后面的是什么。而唯心主义者则根本否认物质自身的运动,他们必然要在客观规律面前碰壁,到头来,只有期待“善良的神意”,导致历史宿命论。不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否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也都不能解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问题。

“四人帮”的舆论工具在攻击历史唯物论的时候,在“唯一的”三个字上大作文章,说什么把生产力作为唯一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就是否认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本来唯物论不过是确认物质是本原的、决定的,它并不含有否认精神的反作用的意思。同样,历史唯物论也不过是确认生产力是本原的、决定的,即确认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和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先有生产力的发展,然后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才能确立,它同样不含有否认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物质是唯一的本原;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上,生产力是唯一决定的东西;而上层建筑又是由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尽管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但是它对生产力来说,也是派生的,被决定的;如果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一样,都是本原的、决定的,那就不是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而是二元论了。
“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曾经断章取义引用恩格斯《致约·布洛赫》信中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他们妄图抓住这句话,来证明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起同等的决定作用,这是徒劳的。在这句话的前面,恩格斯明明白白地写着:“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在同一句话的后面,恩格斯又明明白白地说:“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恩格斯接着又指出,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下创造着我们的历史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478页)恩格斯的这一信件,一方面批评了对历史唯物论的庸俗化,指出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才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又重申了马克思和他本人坚定不移的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指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经济因素。也就是说,在归根到底这个意义上,经济因素就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四人帮”的御用工具还歪曲引用毛主席的《矛盾论》。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过: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四人帮”企图用毛主席的这句话来证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可以起同等的决定作用,可以互相决定,这也是徒劳的。毛主席在这段话中紧接着就清清楚楚地指明,这种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的“决定的作用”,也就是“反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4页)反作用是严格区别于本原的决定作用的,反作用再大也不能等同于本原的决定作用。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来说,第一,生产关系所以能在一定条件之下起决定的作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这个“一定条件”,也就是说由于生产力这个最革命、最活动的力量使原来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远远落后于它的发展,变成和它极不适应这样的条件;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条件的。第二,当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这个“一定条件”时,生产关系转过来的决定作用,指的是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使生产力停滞倒退这样一种巨大的反作用。生产关系越是落后于生产力,它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也就越大。但是,这种反作用不论有多大,也不能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它毕竟不能使生产力长久地停滞不前,生产力终究要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决定生产关系非改变不可。生产关系归根到底一定要和生产力相适应,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正是表现在这一点上。第三,当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这个“一定条件”时,生产关系转过来的决定作用,还指的是刚建立起的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已这样一种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正是对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那种反作用的排除。但它同样不能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因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以能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量,只是由于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被“四人帮”歪曲引用的《矛盾论》的这一段中,毛主席又指出:“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四人帮”有时也抓住这些话,企图用以证明他们所鼓吹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可以互相决定,可以起同等的决定作用的谬论。这还是徒劳的。毛主席的这些论述,说的是生产关系的“变更”和上层建筑的“革新”,说的是这种“变更”和“革新”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所起的那种决定的作用,在这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需要进行“变更”和“革新”的时候,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充分显示出它们转过来的决定作用。但是这种“变更”和“革新”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这种变革正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的实现,或者说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产关系的“变更”和上层建筑的“革新”即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对历史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和马克思所说的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当着旧的上层建筑阻碍着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不进行变革上层建筑的政治革命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生产力就会停滞,社会就不能前进。但是,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毛主席,说到革命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时,都从来没有把它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源泉和最后决定力量,而是把它看作是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的直接的动力。因为革命之所以发生,或者说革命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尖锐化,而这种尖锐化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因此,归根到底不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革命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而革命的作用也就在于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变革的方向,必须而且只能是适合于、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决不能是相反;假如相反,这种变革就只能造成历史的倒退而不是进步,这种变革的本身也只能是失败而不是成功。
在被“四人帮”歪曲引用的《矛盾论》的那一段话中,毛主席明确指出,必须承认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又必须承认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我们在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时,必须坚持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坚持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对这个原理的庸俗化,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种被斯大林称之为“庸俗化了的所谓‘生产力’论”,即庸俗生产力论的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任何条件下,只要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就不可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样国家的无产阶级只能消极等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能去夺取政权;夺取政权以后,也不可能运用政权的力量去建设社会主义。这种“理论”完全否定了生产关系特别是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历史事实早已宣告了这种“理论”的破产。
“四人帮”在向历史唯物主义猖狂进攻时,所采取的手法,正是把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对这个原理的庸俗化即庸俗生产力论混淆起来。那篇由姚文元授意起草并经他多次修改定稿,署名程越,题为《一个复辟资本主义的总纲》的黑文,给所谓“唯生产力论”下了一个“定义”:“唯生产力论则是不要阶级斗争,不搞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把发展生产作为唯一的决定性的东西。”他们把一个正确的观点和一个同这种正确观点根本不相容的错误观点硬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类似“方的元”那样荒唐的东西。这个“定义”中的“把发展生产作为唯一的决定性的东西”,或者说“生产力是唯一的决定的东西”,如同我们上面所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个“定义”中的“不要阶级斗争,不搞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则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观点如果是出于抹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那是阶级斗争息灭论;如果是反对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反对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权去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力量和阶级力量进行斗争,保护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可以说是庸俗生产力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对于这两种谬论,当然都要坚决进行批判。但是,这些或者属于历史唯心主义或者属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庸俗化的谬论,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什么相干?
程越把两种根本不相干并且不相容的观点硬凑在一起,称之为“唯生产力论”,目的是为了玩弄这样的诡辩术:你要坚持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吗?那你就是不要阶级斗争,不搞革命!你要阶级斗争,要搞革命吗?你就得放弃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被他们称之为搞“唯生产力论”的人,既然坚持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原理,那末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人也就是站在不要阶级斗争、不搞革命的修正主义立场。而事实上,在“四人帮”横行的几年中,被他们攻击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工农群众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同阶级斗争息灭论毫无关系,也根本没有提出过类似庸俗生产力论的观点。这就说明,“四人帮”所批判的根本不是阶级斗争息灭论,根本不是庸俗生产力论。“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攻击历史唯物论!
“四人帮”把庸俗生产力论以及阶级斗争息灭论和我们所进行的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活动硬捏在一起,也就是把“不要阶级斗争,不搞革命”和发展生产力硬捏在一起。这样他们就可以打着批“不要阶级斗争,不搞革命”的招牌去批发展生产力,批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各级领导干部,便于他们达到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的目的。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人们不敢去发展生产,造成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四人帮”这几年批“唯生产力论”所造成的后果不正是这样吗?

“四人帮”在给所谓“唯生产力论”下“定义”时还换了一个说法:“唯生产力论”就是“埋头搞生产,搞建设,不讲阶级斗争,不讲革命”。他们换用这个说法时所玩弄的伎俩,同炮制上面说过的那个“定义”时是一样的。
“埋头搞生产,搞建设”,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行动?如果“埋头”指的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那是完全正确的。难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在工作中,可以不埋头苦干,可以心不在焉、“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吗?谁都知道,我们所进行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必须是依据客观规律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人们要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符合客观规律,就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认识客观规律,进而运用客观规律,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倾注心神、付出辛勤劳动,否则就会一事无成。除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学无术,只会搞阴谋诡计的“四人帮”一伙,谁也不会主张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可以不埋下头去,可以不下苦功夫,可以马马虎虎对付。如果“埋头”是指“不讲阶级斗争,不讲革命”,即通常所说的不问政治,那当然是错误的。毛主席说过,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我们党历来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强调要对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本主义。那末,“四人帮”所说的“埋头搞生产,搞建设”指的是什么呢?他们大量地、直截了当地宣扬发展生产就是“搞资本主义复辟”,可见他们所说的“埋头搞生产,搞建设”中的“埋头”两个字,是用来打掩护的,他们真正要反对的就是“搞生产,搞建设”,就是认真地对待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
在这里,他们又是把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即把“搞生产,搞建设”这样一种完全正确的实践活动,和一种跟它根本没有必然联系的忽视政治的错误倾向硬凑在一起,其目的也无非是借批“不讲阶级斗争,不讲革命”来批“搞生产,搞建设”。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把我们搞生产、搞建设说成是和庸俗生产力论相同的东西,说成是“修正主义的”、“反动的”,这纯粹是颠倒是非。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展生产力只能使社会前进,而决不可能使社会倒退。相反地,生产力不发展,才会成为社会倒退和旧制度复辟的原因。因此,发展生产力总是正确的,阻止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反动的。“四人帮”批判发展生产不正是扮演着拉历史倒车的反动角色吗?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9页)列宁也说过:“如果没有电气化,回到资本主义去反正是不可避免的。”(《〈论粮食税〉一书纲要》,《列宁全集》第32卷,第313页)当然,这并不是说,发展生产力,就等于消灭旧制度复辟的危险。要消灭这种危险,还必须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但是,生产力的不发展,毕竟是旧制度复辟的最终的根源,生产力愈不发展,旧制度的复辟就愈容易。历史证明,当资产阶级刚刚取得政权,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曾经反反复复地进行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复辟和资产阶级反复辟的斗争;而到了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大大发展了的时候,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制度的复辟就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同样,当我们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达到的还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的时候,资本主义的复辟也会成为不可能。到那时,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限度,这种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再不能重新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中,如同大机器工业不能置于个体的生产关系之中一样。到那时,资本主义将不能给任何人带来什么经济利益,它将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人们都知道,所谓复辟,是恢复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生产力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复辟不复辟的问题。把复辟归罪于生产力的发展,掩盖复辟的实质,这正是“四人帮”为他们打着反复辟的旗号搞复辟所制造的一种理论根据。
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和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背离了历史唯物论,不仅要使革命遭到挫折和失败,甚至会导致党的性质的改变。“四人帮”在批判他们所说的“唯生产力论”的名称下向历史唯物主义猖狂进攻,就是妄图剥夺我们克敌制胜的思想武器,从理论基础上改变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对“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进行坚决彻底的反批判,是捍卫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斗争。我们必须把这个斗争进行到底。(附图片)
山东潍坊动力机厂广大职工,以揭批“四人帮”为纲,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理直气壮地大干社会主义。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