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苏北导沂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15
第2版()
专栏:

  苏北导沂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记者 勇进
在春季导沂中,苏北淮阴分区发动了三十万男女民工,其任务之艰难是苏北空前所未有的。春季动工以来,在全体干部及群众的努力下,已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至麦收前如没更多的雨天,将可完成二千七百万公方土的任务。
由于财政上的困难与时间的仓促,加以还缺乏治河的经验,在工作上存在着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资问题。据新安、睢宁、宿迁、沭阳几个县的了解,在工资方面只有几种比较简单的办法,除新安县的嶂山切岭,做一公方土工订为八斤四两粗粮外,其他一般都是二斤四两粗粮。这样就犯了平均主义的毛病。实际上县与县之间,区与区之间甚至于村与村之间,土质就有很大的区别,如沭阳县的塘沟区十字区一般多是沙土地,每人每日平均做五公方,最多到十三公方,每日可得粮三十余斤,而在睢宁的东端多是黑淤土,取土甚难。宿迁县亦多是淤土,邵店区部分地区还存着很多水,须从水里捞泥,但这里的工资也是二斤四两。据该县颜县长谈宿迁在结合救灾上面是很困难的,甚至还有的要赔本。最近虽决定困难工段,每日每人补一斤粮救灾,但河堤工资亦须合理解决,必要时,可以县区为单位,根据土质的好坏进行评议,决定每公方工资。这样会更加发挥民工的积极性,也会照顾到更多的灾户。现在领导机关,已开始注意解决这一问题。
二、河工卫生问题,这也是河工上当前急须解决的问题。民工大部分是灾民,体力衰弱,一旦河工上发现传染病,很容易蔓延起来的。据负责同志谈,春季开工以来已有民工死亡现象发生。在泗阳县亦发现回归热传染病,沭阳瓦基区三千余河工中即有三二八个病号。
领导机关虽注意了这一问题,很久以前即发出指示。但在河工上对这一问题还没引起更严重的注意。很多地方如新安、沭阳等大部分地区河工的住屋、锅灶、厕所均相离很近,民工们都睡在地上等,这些领导河工的部门应注意组织发动民工,尽量想法克服困难把日常生活安排得更好。
三、在工程方面,近四百华里的沂河上,仅有沭阳、宿迁打硪。从新安县到沭阳八十余里河工上,很少看到打硪的。不打硪的原因据说是淤土地土质硬用不着打硪,再就是沂水只五六天即可下去。只沙土地带打打就可以了。但在沙土地带还只是打靠水的一面(即堤的一半)。这样就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三月下旬几天的春雨中就考验了这个新沂堤,在沭阳段工颜集以东新沂堤上,有的已被雨冲得不堪,有的塌陷半尺多。如遇夏秋雨季新沂河堤就可想而知了。领导机关必须更严重的注意这一问题,应当在河堤上提出不但筑堤快,而切要保证沂堤的坚固。如全部打硪也不会影响到更多的财经开支或延迟沂河工程的完工。
四、整个河床居民搬家问题。河床内共一万三千多户,现在只有一千多户搬出,搬出者还多没有安插好。很多居民对搬家思想不通。现在虽离雨季尚有两个多月,我们应当对河床户作更深入更具体的帮助,来解决他们搬家中的困难,自然经费的困难是一很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河床户作思想的动员,使他们认识到早搬家的好处。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万多户河床居民的搬家问题,雨季到来就会处于被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