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英伦见闻——西欧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1-18
第6版()
专栏:

英伦见闻
——西欧纪行之二
中国新闻代表团
结束了在丹麦的访问,我们飞往英国。西欧各国之间,往来相当方便。从哥本哈根到伦敦,飞行仅一小时二十分钟。从伦敦到巴黎,一种名为“空中公共汽车”的飞机,载客二百五十一人,每小时一班,从起飞到降落只要三刻钟。电讯往来也很方便,国际电话和国内长途都是直接拨号。在旅馆房间里,查一查电话簿,找到某个国家里某个地区的号码,拨通之后,再拨用户号就行了。
历史悠久的伦敦,风光别具一格。泰晤士河上的古老桥梁,白金汉宫前的翠绿草坪,历史轶事很多的议会大厦……都吸引着游客。在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上,飞翔着成群的鸽子,有些栖息到游人的肩上甚至头顶上,满不在乎地大吃人们撒给的面包屑。伦敦的外国旅游者很多,夏天更是如此。在西欧各国,旅游是赚取外汇的一大“工业”。名胜古迹较多的地方,游客更多,旅游事业促进了必需的服务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可以游览的地方很多,但我们毕竟不是旅游者。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访问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英国报界同我国来往很多,限于时间,我们只能访问《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经济学家》周刊、英国广播公司和电视台、路透社和英国报业联合会(这是一家以发布国内新闻为主的通讯社)。
同 行 之 间
我们同英国新闻界不少同行之间,在根本的政治信念和哲学观点上,都很不同。但等待着我们的却是“求同存异”的友好会见。
在一次晚餐席上,一位刚刚访华归来的高级编辑祝酒,语言不多,却颇能说明问题。他说,在中国期间,对“四人帮”垮台以后出现的新气象,获得了深刻印象,也感受到中国人民对英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但中英友好的基础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情谊。他说,三个世界的理论给了他深刻印象。确实存在着超级大国的第一世界,其中一个处于守势,另一个则明摆着一副帝国主义面孔。他认为中英友好有两点共同基础:第一,两国面临着同一个威胁;第二,在中国发展方面英国可以提供需要的技术,而这并不影响中国的自力更生原则。在另一些场合,有些英国朋友更明确地指出,发展对华贸易和技术合作也是西欧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
在座的另一位新闻界知名人士曾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他同代表团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谈起了那些炮火硝烟的岁月。这并不偶然。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三十二年,当今的国际形势仍不能不使人们常常忆起往事。当我们参观议会大厦时,主人详细告诉我们哪些部分曾被纳粹炸毁。我们去考文垂附近访问时,话题自然转到了那座城市怎样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在爱丁堡的一座古堡里,有两次大战的陈列馆。由于三十年代绥靖主义的危害,西欧大陆失陷,英伦三岛岌岌可危。在保卫英伦的激烈空战中,许多英国和别国青年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名册仍陈列在展览室里。我们在伦敦还凑巧看了一部电影。影片着意渲染战争恐怖,但也还反映出一个历史事实:由于敦刻尔克撤退和西欧大陆沦陷,后来不得不登陆作战,恢复失地,为了争夺一座桥梁,就有成千上万人血染疆场。
我们在同英国朋友交谈中,发现许多人是珍视这些历史教训的。
在同官方人士会见时,我们也同样感到发展中英关系的愿望。外交和联邦事务国务大臣戈伦韦—罗伯茨勋爵说,英国极其重视英中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发展,教育和科学大臣兼主计大臣雪莉·威廉斯也表示希望英中了解和合作进一步加强。
了 解 中 国
许多记者和编辑向我们表示希望访华或再度访华。这当然不仅出自他们的个人喜好,而是出自英国公众对中国的兴趣。一位记者说,不管政治信念如何,人们都认为这一代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试验。
与此有关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伦敦、牛津、剑桥、利兹、达勒姆、爱丁堡等大学都设有这方面的专业。据说这类毕业生当前找寻职业并不容易,有些甚至不得不改行,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青年要求入学。在爱丁堡,我们遇到一位曾在北京大学学习的青年女士,她现在在业余学校教汉语。近年来学生增加,她教三个班,每班二十来人。其中有些人是由于职业的需要,有些是业余爱好者,有些则仅仅是准备有朝一日去中国旅游。在闲谈中,一位议员流露出对中国形势的一些偏见,但他说他正在建议儿子上大学学汉语,因为他认为,长远看来,中国的重要性将大大增长,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新闻报道,在促进公众对中国的了解上,是作出了贡献的,但也有少数报道,以主观臆测的手法,试图取得耸人听闻的效果。我们在访欧期间就曾看到这类事例。但这终究无损于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日益增长。
技 术 设 备
英国新闻工作者热心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技术设备。
在资本主义世界,新闻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路透社为了把驻国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报道高速发给订户,而且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发出重点不同的新闻,已经采用了卫星通讯等多种新技术,并装置了电子计算机发稿调度系统。
《经济学家》周刊邀请我们看了发稿、排字、组版的全过程。他们利用普通电话线路,把原稿一页页地传真到排字间来,每三十五秒钟传完一页。接着,把稿件储入一台电子计算机中,然后用光电排字机排字。机器的红色指示灯不断闪亮,每闪一次排一行,每发出一阵轻轻的声音表示换了一种字体。据说每分钟可以排字三百行。这样,就把传统印刷的溶铅铸字这一基本环节取消了。结果是速度提高,厂房面积缩减,隆隆的机器声没有了,许多环节只许轻按键盘上的电纽就行。
英国不少报纸现在仍用传统的排印技术。据说很多报社想改,但采用新技术就会引起裁减人员和劳资纠纷的进一步激化。在我们短暂逗留期间,还看到了另一些类似的社会问题。如全国消防队员因抗议工资太低而举行罢工。电梯工人罢工,自动电梯坏了无人修理。一位主人风趣地说,他们在北京应邀攀登长城,现在只好请我们攀登高楼。在爱丁堡,原定参观一家报纸,也因为雇员罢工取消了。有些英国朋友曾坦率地同我们议论过这些问题,看来并无真正的解决办法。
快离开英国了。我驻英使馆举行了一次招待会。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新闻工作者很多。一位进步刊物的编者找我们畅谈阅读《人民日报》论述三个世界理论一文后的体会。另一位编辑来探询五届人大筹备情况,因为他正安排休假,不愿在这一重要事件发生时离开报社。还有几位老朋友找我们对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提出看法和建议……英国朋友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使我们大有应接不暇之感。招待会历时很长,觥筹交错,笑语声喧。看来续旧交,添新谊的目的是达到了,我们为之感到欣慰。(附图片)
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控制室。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