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新春话川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15
第2版()
专栏:

  新春话川南
李永震
在广大的川南原野上,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碧绿的麦子长得这么茁壮,金黄的油菜花吐出了清香,连绵的阴雨结束了,整日照耀着鲜红的太阳,在和煦的阳光下,人们薄棉袄已经有些穿不住了。由于四川盆地整个地势的倾斜向南,北边的山地可以屏蔽北方吹来的冷风,这儿的气候确实不同:正月下旬的天气,几乎抵得上草长莺飞的江南三月。
川南本是好地方 下有盐巴上有糖
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蕴藏丰富的大西南是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基地,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在西南说来,其富庶是驾乎康、滇、黔三省之上的。而川南又是四川人口最密、资源最富的地方。那末,他的富裕和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所谓“上面甜、下面咸”,自贡(自流井和贡井)盛产食盐,大小盐井四千多口,每年能产井盐六亿余斤;内江、资中的蔗糖(川南许多县份,除种稻、麦外,主要的农作物就是种植甘蔗);隆昌的夏布,猪鬃;乐山的蚕丝、白腊和嘉乐纸;峨嵋的药材等等,多得不胜枚举。当你初到川南,举目四望,不问高山或平地,田禾满布,一片油然,不易找出半亩荒田空地,就连田埂上也还要种点蚕豆豌豆之类。从山脚到山顶一级接一级的梯田,更是好看。这一切,汇成了广大的川南农民一幅克勤克俭、辛勤生产的图画。
可是,和富裕成正比例的,却是川南的封建势力,更是相当的大。多少年来,川南人民在恶势力的摧残下,在国民党匪帮反动统治的压迫下,受尽了被压榨、迫害的痛苦,因之,期待翻身解放,极为迫切!
一九四九年的冬天,这个四川人民尤其是川南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终于到来了。继川东、重庆解放以后,川南人民在十二月中旬全部获得了解放。他们用无比的欢欣迎接着自己的队伍,在胜利的五星国旗下,开始新的自由生活。从此,川南永远属于人民,人民永远是川南的主人翁了!
解放后,川南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机构——川南行政公署(在泸县)辖一个市——自贡市,四个专区,三十四个县。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中除老干部外,就是经过七千里跋涉从宁沪来的军政大学和西南服务团的学员,以及大批新参加革命的川南进步青年,他们广泛地分布在川南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热诚而艰苦地在为广大的川南人民服务。
为了建设新川南 大家踊跃缴公粮
饱经蒋匪疯狂掠夺的川南,解放后,留下来的不是财富而是个破烂的摊子。将近三十万的旧人员、旧武装,需要养活和改造;并且还必须拿出相当力量支援解放军向西藏的进军。然而,川南一千二百万人民,并没有向这困难低头,相反地,大家正协力同心,团结一致,协助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在为战胜当前的困难而斗争!
首先,就是作为中心工作的征粮工作(川南区的总任务是十亿斤),绝大多数的川南人民都为这个任务的完成而竭尽全力。每个人都深深知道:这是为了支援前线,保证供给,去继续解放西藏,和医好蒋匪破坏后的创伤,并进行新中国眼前必需的建设。他们认识了人民政府是自己的政府,征粮还是替老百姓自己做事,与过去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括掠夺、饱肥私囊完全不同;加之负担政策的公平合理:“粮多多出,粮少少出”,所以,缴粮异常踊跃。如内江专区截至二月十三日止,已征收大米四百二十余万斤,白糖一百○三万余斤,稻谷一百一十八万余斤。许多大粮户也都争先缴粮。自贡市广大农民群众更展开竞赛,掀起了缴粮热潮,大街上天天拥着送公粮的行列。该市九区四保的妇女一面很快地缴纳了自己的公粮,一面参加催粮工作,和工作队同志们一同扭秧歌,劝地主晚缴不如早缴。此外,旧乡保人员中有的对征粮工作也表现了积极负责态度,受到了群众和上级的表扬。
为了准备春耕生产,照顾人民实际困难,从二月二十三日起,川南行署通令公粮可分小春前后两期征收,并改进了征粮办法,减轻了各阶层人民的负担,如缺米地区可酌收现金、糖、棉等物资。这样,川南人民更是争说:“到底是人民政府,处处替人民设想!”
工厂矿山渐恢复 锣鼓喧天庆春节
在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植下,川南公私营生产事业已部分获得了恢复,经济已大体复苏。看吧:自贡的食盐,一月份已运出三十万担,目前每月能产十七万担,已达一九三八年最高产量百分之四十。乐山盐场在解放前因伪币贬值和匪军抢掠,盐价剧跌,被迫停煎减产的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现在都已大部复工,一月二十七日的产盐是八○一担,煎锅三二九口,占全场最高产额(月产三二、○○○担)三分之二强。其余少数未恢复产盐的,也都在二月上旬全部开工。犍为盐场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开煎锅口是二百六十三口,产量六百二十五担,到今年一月十日锅口已增到四百二十七口,产量一千一百三十九担。因之,解放前该厂与乐山盐场失业的三百盐工现已复业。宜宾国营中国纸厂于一月七日复工后,即展开“三个人的事两个人做”昼夜开工的突击生产运动,现每日产纸已由最初的二百令增为日产三百令。停工已八月之久的嘉乐纸厂,也于二月五日复工,由于各报社及成都军管会纷纷订货,日产七十五令的产量已供不应求,自二月二十三日起,已全部开工生产,日产增为一百一十令。还有犍为的私营嘉阳煤矿,因人民政府严加保护泯江和长江的航运,贸易公司、电厂及重庆工业部等纷纷订货,解决了资金和销路问题,现已由解放前的月产不足三千吨增至五千多吨。泸县私营金川酒精厂也于二月二十日在克服困难中复工,目前日产量七百五十加仑。
今年的春节是川南人民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家以无比的愉快心情来热烈庆祝。泸县各区工作队在农村里以标语、黑板报、墙头诗、漫画、歌唱、土语讲演及化装表演等形式,向群众进行时事及征粮政策、剿匪反特、春耕生产的宣传,并扭着秧歌去向农民拜年。富顺工作队与群众开联欢大会,表演《军民一家》、《缴公粮》、《送鸡蛋》等歌剧,并组织了青年学生学习,进行了个别访问。内江举行了万人庆祝大会,大家高举着国旗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满街游行,锣鼓喧天,欢声震地。自贡各机关的秧歌队表演了《打到台湾去》等街头剧,工人们舞龙灯和狮灯,学生们演了《白毛女》,妇联慰问解放军的住院伤病员;八区人民政府和驻军组织春节慰劳队,向当地革命军人家属进行慰问,赠送光荣彩灯和开联欢会;一区农民也向解放军进行了慰问。
与过春节同样使川南人民兴奋的,就是二月十四日在莫斯科的中苏缔约,大家对这个条约的签订一致竭诚的拥护和热烈地欢呼。对苏联的伟大友谊,表示无限的感激。二月十九日,行署邀请泸县各界代表,举行了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盛大座谈会,并积极筹组中苏友协泸县分会。其他如内江等地也先后开了庆祝会,自贡市在三月三日举行了两万人的大游行。
人人热爱新文化 农民着手动春耕
紧跟着新春的来到,川南各地的文教活动也普遍展开。以县为单位的学联组织纷纷成立,三月十五日在泸县召开了川南区学生代表座谈会;泸州专区教师组织了讲习班,并举行了图画展览;川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上演了历史名剧《李闯王》和《王秀鸾》、《刘胡兰》等剧;各地民主妇联筹备会,热烈地庆祝解放后第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此外,新华书店川南分店二月二十二日在泸县开业后,大家都异常兴奋,门市部头一天就售出书籍两千多册,直到下午五时营业时间已过,门前还挤满很多人,川南人民的如何热爱新文化,由此可见一斑!
春天到了,广大的川南原野上,已经绿油油的一片,“一年之计在于春”,川南人民没有忘记这句古训,何况今年的春天已经是属于自己的呢!川南农民已经着手春耕:修田、翻土、选种、制肥。他们深信:从这一把力一滴汗里,会换取好日子的早日到来!
五○、三、十七、脱稿于川南富顺牛佛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