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梁平县大养红萍促进农业增产 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增加三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1-20
第2版()
专栏:

梁平县大养红萍促进农业增产
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增加三成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省梁平县大力发展红萍生产,取得显著成效。红萍是肥效全面的优质有机肥料,又是很好的猪饲料。它繁殖快,周期短,投资少,产量高,增产效果大。放养红萍不与粮油争地,在水稻行间和空白水面都可繁殖,放养技术也不复杂。养萍还能抑制杂草,改良土壤。一九七五年年底以来,梁平县委根据四川省委的指示,顶住“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发动广大干部、社员群众,坚持发展红萍。去年春、秋两季,这个县一共养萍十三万亩,粮食总产比前年增加三成,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发展红萍,是生产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开始,部分干部和群众很不重视这项措施。有的认为“红萍不肥田,越多越麻烦,秧子会压断,费工又减产”;有的认为“肥田自然长,瘦田不能养”;有的则两眼向上,两手一伸,依赖化肥。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大力宣传养萍的好处,举办红萍技术广播讲座,印发红萍技术资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们普遍在群众中开展了“三破三立”的讨论:破因循守旧的右倾保守思想,立科学种田,不断创新的思想,认识发展红萍是农业增产的新套套;破两眼向上的依赖化肥思想,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认识发展红萍是自力更生解决肥料问题的重要途径;破怕苦怕累的懦夫懒汉思想,立革命加拚命,大干社会主义的思想,坚定大搞红萍的信心和决心。燎原公社万安大队去年初红萍春繁时,连萍种都没有,在县农业局负责同志的帮助下,干部和社员一起收集零星散萍,又请求外单位支援,经过六十天的精心管理,红萍春繁一下就达到一千多亩,产萍二百多万斤,按肥效计算,仅萍肥一项就可以增产粮食十多万斤,使这个大队去年的粮食亩产上了《纲要》。这个县的农场克服了依赖化肥的思想,大抓科学养萍,去年春繁一千亩,秋繁也抓得较好,已支援全县各社队萍种五万多斤。由于大量施用萍肥,促进全场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九百斤,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发展红萍生产中,这个县采取了多种办法推广养萍技术。他们每到红萍生产关键季节,层层召开红萍生产会议,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干部和养萍员传授技术。
在发展红萍生产中,这个县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在发展红萍较好的生产队,都设有一至二名专业养萍员。他们进行科学养萍,及时防治病虫害,发挥了骨干作用。大田分萍放萍时,时间性强,工作量大,各生产队就发动群众性的突击,大搞群众运动。
这个县的红萍生产,现在已由过去小面积零星培植,发展到大面积成片放养;由单靠冬水田空白水面养萍,发展到以稻底养萍为主,推广稻——秧——萍、水稻套作制养萍,保证四季常青;由低山平坝放养,发展到高山坡地繁殖;由单做水稻肥料,发展到一萍多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