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这样的好军队俺们夸不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07
第2版()
专栏:

这样的好军队俺们夸不够编辑同志:
俺们是山东省临沭县玉山公社袁黄峪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春节快要来临的时候,俺大伙凑在一块商量:把驻俺村的济南部队某部线路维护站的同志们为俺们做的好事拢一拢,写给编辑同志,让报纸把解放军的爱民事迹说给大伙听听,就算是俺贫下中农在春节期间,向亲人解放军表达的一份心意吧。
俺袁黄峪大队是一个抬腿上山、迈步爬坡的山村。过去,俺们到公社理一次发,要翻一座山,爬两道岭,来回得一天时间。自打线路维护站的同志来到俺村后,俺们可方便了。维护站简直成了“理发铺”,虽然人手少,维护的线路达七十多里,但不管怎么忙,只要有人理发,他们总是随找随到。有时候,生产忙了,一些群众顾不得按时来理,他们就拿着理发工具,到田间地头、家庭院落给理发。六十岁的贫农袁大爷得了病,头发结成了团。战士王德桩不顾一天查线的劳累,给袁大爷连推带洗,整整忙了一个钟头。袁大爷望着脸上挂满汗珠的小王,紧紧拉着小王的手,激动地说:“真是毛主席的好战士,人民的子弟兵啊!”十几年来,要问战士们给俺村多少人理过发,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俺这个一千二百多人的大村,大人、小孩几乎常年都是在这里理的。
维护站的战士们,时时把俺贫下中农的冷暖、安危挂在心窝里,事事做在俺们的心坎上。烈属袁大娘,老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了,家中没有亲人,维护站的同志就象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她。袁大娘病了,战士们就抓药熬药,端水送饭;柴未烧完,战士们就从山上背来了。就说挑水这一项吧,不管刮风下雨,寒冬暑夏,战士们常年给袁大娘挑水。去年冬天,战士王德桩又冒着大雪给大娘挑水来了,感动得大娘连声说:“旧社会,无儿无女灾难多,新社会,无儿无女也幸福!”
维护站的同志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有一年冬天,因小孩玩火,社员袁均树家的三间北屋起了大火。当时西北风刮得紧,火越烧越旺,不仅袁均树一家的财产受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着全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这关键时刻,维护站的战士朱相文、王德桩立即奔到现场,冲进屋内。屋内房梁烧得叭叭响,小朱和小王一连三次冲进屋内抢衣物、搬家具。当他俩第四次要往里冲时,屋梁快要烧塌了。大伙都不让他们再进去,但谁也拉不住。当他俩再次冲出屋门时,屋梁“哗”地一声塌了下来。经他俩奋勇抢救,东西抢了出来,可小朱和小王浑身上下烧得不象样子了。
驻俺村的线路维护站,多时七、八个人,少时二、三个人。但不管怎么忙,他们总是在大忙季节抽出人来参加俺们的劳动。去年三夏期间,地里的活很忙,维护站的同志和俺们一起参加三夏的战斗,还和俺一块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去年冬天,天寒地冻,战士们和俺们一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有的战士手震出了血口子,顾不得包一包,继续和俺一块干。俺贫下中农多次劝他们休息一下,但他们干起来没完没了,哪儿活累,他们就出现在哪儿。今年元旦,班长王庆志还带领几名战士挨门挨户走访贫下中农,征求意见,检查维护站执行群众纪律的情况,深受群众欢迎。
十一年来,维护站的同志为俺们做的好事真象天上的星星,天天见,数不清。看到这样的好军队,俺贫下中农夸不够,赞不完!
玉山公社袁黄峪大队全体贫下中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