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红色女话务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08
第2版()
专栏:学雷锋 见行动

红色女话务兵
我们是红色的女话务兵,
头戴耳机手拿塞绳,
传达战斗的号令,
报道胜利的喜讯,
连着遥远的边疆,
通向伟大的北京,
敬爱的华主席,
也能听见我们的铃声!
迎着一阵豪迈的歌声,我们来到了云南边防部队某部总机班。
总机班七个女战士,坚持学习雷锋,学“硬骨头六连”,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被人们誉为祖国西南边疆的一班红色女话务兵。
走进她们的机房,只见交换总机上,铜牌欢跳,塞绳交错。工作台正面醒目的标语上工笔写着:“对同志象春天般温暖,对工作象夏天一样火热。”
我们翻阅她们的电话登记簿、值班交接簿、差错登记簿,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全班差错率已下降到千分之一。
在机房的墙上,张挂着“‘三满意’守机员竞赛评比表”,上面插满了小红旗。
应我们的邀请,一位叫杨红的女战士,特地作了操作表演。
杨红头戴耳机,手拿塞绳,双眼蒙着毛巾,在密密麻麻的插孔前穿梭般地接插着每一对线路。总机班班长刘碧瑶手里掐着表,注视着她操作。当杨红在三十秒钟内插拔完十八对线路后,忽然总机门上同时掉下五块铜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杨红从容不迫地在几秒钟内就将五个电话全部接通了。
这些女话务兵是十个月前才来到总机班的。那时,她们有的向往着驾驶战鹰,翱翔在祖国蓝天;有的羡慕白衣战士,想为军民医伤治病;有的还想身跨战马,在祖国千里边防巡行。至于当电话兵,她们都不那么感兴趣。
连队党支部象是看透了她们的心思。因此,在欢迎新战友的时候,便出现了这样的对联:“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横额是:“学习雷锋”。随后,党支部又组织她们学习雷锋的事迹和日记,给她们讲我军通信兵的革命传统,讲电话班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她们当好领导机关的“耳目”和“神经”。
有一件事深深地教育着这些女战士。那是去年三月,一个假日的晚上,值勤守机的总机班班长刘碧瑶,忽然接到了一个火警电话:“喂!我是司令部值班室,汽车站失火,加油站受到严重威胁,地委求援,请迅速接通各直属部队,越快越好!”刘碧瑶心红手快,以迅速准确的动作接通了所有电话。各直属部队立刻奔赴现场,很快扑灭了大火。事后,汽车总站给部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烈火炼真金,军民鱼水情。”
事实使女战士们认识到,小小塞绳千斤重,一插一拔真光荣。她们批判了“四人帮”散布的“学习业务技术是白专道路”的谬论,决心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当一个又红又专的女话务兵。为了保证接转每个电话都做到听得清、插得准、说得明,她们根据各人的听觉习惯不同、发音吐字不同的情况,开展了苦练“四功”的活动:听各种话音的耳功,讲普通话的口功,快接快转电话的手功,多为用户着想的脑功。她们白天练,晚上关了灯也练,练出了没有照明也能接转电话的硬本领。
在昼夜繁忙的工作中,女话务兵们个个争当“三满意”(首长满意、用户满意、友邻台满意)的守机员。每当遇到接不通的电话,她们总是认真登记,进行回叫;遇到声音小、杂音大的电话,她们就热心帮助传话。去年七、八两个月,她们就帮助用户传话一百九十九次。
一天上午,上海高等院校招生办事处找军分区干部科通话,不巧干部科的同志都上山打靶去了。人不在怎么办?刚下夜班的女战士张前莉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毫不迟疑地冒雨上山,找来干部科的同志,接通了上海打来的电话。
还有一天,一位从河北农村来的同志,住在饭店生了病,勉强跑到邮局给在数百里外的舅舅打电话。由于土话多,乡音重,无法听清。为此,值班战士李燕亲自跑到邮局,问明用户的意图,代为接通了电话。但事不凑巧,他的舅舅出差去了,舅妈又没见过面,只好委托就近的一位老战友把亲戚带来。可是这位老战友家里又没有电话。怎么办?群众的困难没有解决,战士为人民服务的心意就没有尽到。李燕便把电话内容记下来,下班后专门跑去找到了那个同志的家,转达了电话。这位远离家乡的同志感动地说:“你们关心用户胜亲人,真是红色的女话务兵!”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