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新花烂漫——听中央音乐学院考生汇报演出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08
第3版()
专栏:

新花烂漫
——听中央音乐学院考生汇报演出有感
李凌
前些时候听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生,不少人成绩优异。一个监考的教师说:“如果把其中较好的管弦乐考生,成立一个交响乐队,会是一个基础不错的、很有前途的乐队。”我听到这个消息,到剧场去听了他们的汇报演出。事实果然如此,并非虚传。
这些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二十二岁。考生的业务品类,有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黑管、二胡、琵琶、筝、扬琴、钢琴和声乐中各个声部。
青岛的小提琴考生吕思清,今年刚八岁。他演奏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洪湖水》和罗马尼亚乐曲《云雀》,在音准、力度、弓法、音质等方面,基本功比较扎实。
上海的钢琴考生?怡敏,今年十岁,她弹奏的《绣金匾》和肖邦的练习曲,也显露出较好的音乐才华。
扬琴学生刘月宁,十二岁,河南考生。她演奏的《映山红》和《音乐会练习曲》,音乐感很强,演奏方法和技巧,都有新的创造。二胡学生严红,十三岁,杭州考生,演出了《江河水》和《赛马》。无论音准、音色、走指、弓法、力度方面,都可以说是优异的,特别是音乐的表现力,丰富、多采,使人惊异。
年岁最大的小提琴考生贾红光,二十二岁,沈阳考生,表演了布拉姆斯的D调协奏曲第一乐章,可以说是技巧比较全面,演奏比较成熟的学员。
其他如长笛、小号、筝等考生,都有大可培养的专业人才。
解放以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有很大的发展,是解放前所无法比拟的。文化大革命以前所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是有目共睹的。从作曲到声乐,从小提琴、钢琴、长笛、小号到二胡、琵琶、筝等方面,都出了不少具有世界水平的人才,合唱、管弦乐、民乐、歌剧、舞剧的演出质量,也达到一定的高度。
“四人帮”篡夺了文化艺术领导权后,把音乐教育机构拆散,另搞了一个由他们直接控制的所谓“五七艺校”,抛出什么“于氏(于会泳)教学体系”,对抗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把一切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有用的教材,较好的教学方法,一概打乱,使教师无所适从,学生也难以进步。这些情况,说起来是令人痛心的。
这次招考,因限于校舍等条件,原来计划只招少数学生,后来发现不少考生的程度不坏,便请求中央允许扩大招生名额。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中央的支持。有个考生只八岁,就学得不错,但学校原来规定,十一岁才能入学,这件事也反映到中央领导同志那里,也很快得到解决。中央领导同志要学校“把他提前录取”,并一再关心地指示,“要给他创造条件。要善于发现人才,并且要有好的方法帮助这些人早日成长。”因此这个八岁的幼童,就有了机会参加这次演出。这件事,的确给音乐界以极大的鼓舞。
这次报考的学生,在业务上有较高的水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音乐院校教育以外,在社会上试行选科(即只上主科)的教育方式效果较好。因为它没有受到江青一伙的胡作非为的干扰。
如何重视学校以外的演奏团体及社会上的主科教学,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这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上两条腿走路的另一条腿。但这方面的教育实践,还没有引起某些音乐院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学院的教学,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有它的长处。而演奏团体或其他教学人员,也有他们的优点。不妨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我认为,音乐院校的教育家们,应该从这次招考中总结经验,研究一下为什么沈阳、青岛、上海等地会出现这样众多的青少年音乐人才。我们要改革教育。音乐院校本身,就是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所,应该让各种学派在院校内得到实验。
江青一伙对艺术教育发过许多谬论,什么“交响乐已走上绝路,我们来替他们出新”,“芭蕾舞已停止了,这大旗我们来扛”。“出”什么“新”呢?怎样“扛”法呢?这十多年来,艺术教育事业,被江青一伙糟蹋成这个样子,教师有意见,不敢说,更不敢做。他们的流毒,是不能低估的。
听了这样众多的比较优秀的考生的演出,使人非常兴奋;但要肃清江青一伙在音乐教育中的流毒,还要做许多工作。必须高举毛主席的革命旗帜,用毛泽东思想来分析批判江青、于会泳一伙在音乐教育上的所作所为,澄清他们在音乐教育上所搞乱了的理论是非。只有这样,才能拨乱反正,才能使音乐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