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毛和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11
第3版()
专栏:

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毛和芳
一九六八年,正当江南造船厂革命群众根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的时候,“四人帮”的黑手伸进了这个工厂。王洪文赤膊上阵叫嚷:“有些厂的权落在老保手里了,江南厂也有危险,要把这个权夺回来。”“江南厂的事,我不能不管,这涉及到全市。”一九六八年九月四日,这个新生资产阶级分子打着“工人宣传队”的旗号,自封为“团长”,带领大批人马,杀向了江南造船厂。
王洪文和他的几个心腹、小兄弟,为了在江南造船厂复辟资本主义,一进厂就把矛头指向对毛主席革命路线无限忠诚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和广大革命群众。他们造谣诬蔑“江南厂地下党同国民党谍报组实质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旧党委(王洪文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前的江南厂党委)混进了一批叛徒、特务、走资派。”并提出了“向旧党委、地下党、谍报组三线开刀”的反动口号。他们对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批革命同志,进行疯狂的镇压,残酷的迫害,整个江南造船厂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就在这乌云压城的时刻,在工厂的中央大道旁边,连续出现了用大字书写的毛主席语录:
“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
“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
在毛主席语录后面,抄写人又从毛主席的诗句“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借用三个字,端端正正地署上了“毛泽东思想宣传员‘锷未残’赠”。
“赠”给谁呢?江南造船厂的广大工人、干部心里都是清楚的。同时,也有不少同志为这位“锷未残”捏一把汗:“老虎屁股敢摸吗?”
这位敢于摸老虎屁股的“锷未残”就是毛和芳。
毛和芳同志是油漆车间的生产组长,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五年,连续被评为厂里的先进生产者。一九六五年他被接受为预备党员。毛和芳为人正派、耿直,对于王洪文一伙人的行径,他已观察多日。他觉得这伙人要把革命老干部、老党员统统打倒,就是要让牛鬼蛇神上台,这是决不能允许的。他也清楚,这伙人是有来头的,冒犯了他们,就有被打成反革命的危险。但是,他觉得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失掉党性,一个工人不能没有骨气,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顾。“刺破青天锷未残”。毛和芳同志就是以这样的坚强信念,投入了这场战斗。
恐吓无所惧 写诗斗群魔
果然,毛和芳同志抄写的毛主席语录,触动了王洪文一伙反革命小丑的神经。
一场对毛和芳同志有组织的围剿开始了。
他们从哪里下手呢?毛和芳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艰苦朴素,作风也光明正大。这伙人实在无懈可击。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毛和芳抄写毛主席的教导,有时搞错了标点,他们就给扣上“篡改毛主席语录”的帽子。他们将公用的各种彩色纸张控制起来,毛和芳只得将毛主席的教导抄写在白报纸上,他们又倒打一耙,说毛和芳对毛主席的态度有问题。
对王洪文一伙人的卑劣行径,毛和芳嗤之以鼻。他仍然用张贴毛主席有关教导的方式,继续进行战斗。
王洪文一伙看到毛和芳没有被镇住,就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进行威胁:“有些人不要以为头上没辫子,屁股后面没尾巴,到时候辫子、尾巴都会自己长出来。”对此,毛和芳同志表示极大的愤慨,他仿效《清平乐》的格式写了一首《赠帮闲小丑》,予以回击:
装腔作势,靠吓人吃饭。
威胁恐吓是惯技,种辫藏尾休矣!
江南大好形势,直指阶级敌人。
客观规律如此,转移代替枉费。
立场鲜明,铿锵有力,象一把犀利的匕首,直插王洪文一伙的心脏。
王洪文一伙恼羞成怒。他们扬言“反对工宣队就是反对毛主席,就是现行反革命”。他们无中生有,栽赃陷害,造谣毛和芳解放前参加过什么“十人团”;造谣毛和芳“拿”过厂里什么东西;造谣毛和芳有“男女关系问题”,等等。他们还支使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年,在毛和芳张贴毛主席语录时,进行无理刁难。
毛和芳对王洪文一伙人的丑恶面目,看得越来越清楚,斗争的决心也更坚定了。他仿效《如梦令》的曲牌又写了一首《考验》,既揭露敌人,又激励自己:
寻衅、殴打、诽谤,无限上纲上线。
矛头向何方,直指革命群众。
锻炼红心,何惧旁门邪道。
他知道,王洪文一伙虽然披着工宣队的红外衣,骨子里却包藏着国民党的黑心肝。对他们不能有丝毫幻想。他知道,斗争不过刚刚开始。
针锋相对 斗志更坚
不出所料,王洪文一伙要下毒手了。
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日,王洪文安插在江南造船厂的心腹派人找毛和芳谈话。
“现在要你交代罪行!”“谈话”开始了。
“什么罪行?我是个工人,从来不干违犯党纪国法的事情。”
“你到处贴毛主席语录,谁是你的后台?”
“我自己写,自己贴,有什么后台!”
“你还不老实!”一根木棍朝着毛和芳打过来。
“你们打人!你们是国民党!?”
“老子就是要打你,还要把你衣服剥光呢!看你再反不反工宣队,写不写毛主席语录!”
五、六个彪形大汉,劈头盖脑地朝毛和芳打来。
开头,毛和芳一声不吭。后来,他就大喊:“国民党打人了!”“国民党打人了!”
声音慢慢微弱了。他昏了过去。
当毛和芳醒过来时,这伙人继续追逼。
毛和芳凛然不惧:“我没有罪,有罪的是你们!”
“好啊!你这个赤佬,看你骨头硬,还是棍子硬!”
毛和芳第二次被打得昏过去了。……
此时此刻,毛和芳想起了自己苦难的家史。解放前他父亲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毒打,现在自己却遭到王洪文一伙毒打,王洪文与国民党不是一号货色吗?旧社会里父亲被逼得走投无路,跳江自杀了;自己是共产党员,就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斗下去。他坚定不移地相信,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亲自视察过的江南造船厂,决不会成为这帮人横行霸道的天下,他们早晚总有一天要垮台。毛和芳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棍棒底下出反革命”,这是王洪文一伙人的信条。他们妄想用棍棒逼着毛和芳承认自己是“反革命”,逼他咬一些革命老干部、老党员是“反革命”,这样就可以为他们在江南造船厂“改朝换代”复辟资本主义铲除障碍。他们残酷地折磨毛和芳,可是从毛和芳口里听到的却是对他们一伙罪行的批判和揭露!
“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
毛和芳写在江南造船厂墙壁上的这十个大字,就是对王洪文一伙的回答。
坚信历史车轮决不会倒转
当毛和芳的老伴和在上海针织十五厂工作的大儿子得知亲人受迫害后,马上送去了《毛泽东选集》。亲人们的心是相通的。毛和芳虽然没有能见到亲人的面,但抚摸着亲人托战友们送来的伟大领袖的著作,顿时力量倍增,无比振奋。
江南造船厂广大革命群众同毛和芳的心是相通的,他得到全厂广大革命群众的支持。从他受迫害的第一天起,很多同志就公开质问:“为什么迫害毛和芳?”“毛和芳有什么罪行?你们公布出来!”
但是,江南造船厂的大权还控制在王洪文一伙手里。他们给毛和芳戴上“现行反革命”帽子的阴谋没有得逞,就诬蔑他“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撤销了生产组长职务,取消了预备党员资格,在车间监督劳动半年。
毛和芳继续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他在车间党支部大会上公开声明:“你们有权取消我的预备期,我也有权向上级党组织申诉!”他蒙受不白之冤,但是在生产劳动上,还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觉得,自己是个工人,多为国家创造些财富,就是对王洪文一伙人的有力回击。王洪文一伙想把他整垮,整臭,整得抬不起头来,他偏要生活得更愉快,工作得更出色,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不当生产组长,但象往常一样早来晚走,主动协助新组长安排好全组工作。有个别青年劳动纪律差,他该说还要说,该管还要管。王洪文一伙人要他打扫厕所,他就把厕所搞得干干净净。他想:“打扫厕所是为人民服务,又不是侍奉坏蛋。”
毛和芳同志表面上毫不在乎,内心里并不轻松。从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日他无辜受迫害,到一九七六年十月“四人帮”被粉碎为止,伴随着毛和芳的是多少个漫长的日日夜夜呀!在厂里,毛和芳一方面看到上百个革命老干部、老党员、革命群众,被王洪文一伙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遭受各种各样的迫害;另一方面又看到一批流氓阿飞、打砸抢者、投降变节分子,以及一些能吹会拍、见风使舵的家伙,被扶植上来,委以重任,把持了江南造船厂党委和许多车间、部门的领导大权。在家里,毛和芳年近八十的老母,为儿子受陷害,精神失常,昼夜哭泣。毛和芳的老伴也心急火燎,以致旧病复发,半身瘫痪。大儿子因父亲被诬陷,上“七·二一”大学的资格被取消了;女儿也因为父亲的事被关在团组织的大门外。在“四人帮”控制时的上海,真是一人受害,祸及满门啊!这些厂事、家事,外患、内忧,一古脑儿向毛和芳压来,特别是一九七六年从春到秋,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朱委员长与世长辞了。毛和芳同志和全国人民一样悲痛欲绝。他为家担忧,为厂担忧,更为党和国家的前途担忧。他对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这帮流氓恶棍是知道底细的。他有切身感受:“要是他们篡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劳动人民就要受二茬罪了!”
就是在这样的“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日子里,毛和芳同志也没有被王洪文安插在江南造船厂的心腹、小兄弟一伙嚣张一时的反革命气焰所压倒。有些好心的同志劝他:“斗不过人家呀,算了吧!”“好汉不吃眼前亏呀!”他认定自己的脚步是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的,真理在自己一边,决不畏缩,决不反顾。
毛和芳,就是这样一个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宁死不屈的硬骨头!
黄浦江的波涛滚滚向前,历史的车轮决不会倒转。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一举粉碎了万恶的“四人帮”,为民平了愤,为党除了奸,为国除了害。
江南造船厂第二次解放了。华主席派来的工作组给毛和芳同志平了反,恢复了他的党籍。这个钢筋铁骨似的硬汉子,在王洪文一伙的严刑毒打下,没有流过泪,没有低过头,这时候,他却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了。
毛和芳同志被群众推选为江南造船厂的厂工会副主任和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江南造船厂的工人同志们说:“象毛和芳这样的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和考验的硬骨头,应该选拔到领导工作岗位上。对这样的人,我们工人是信得过的!”
在新的岗位上,毛和芳同志在继续战斗。
本报记者 王黎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