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历史研究》第二期出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12
第3版()
专栏:

《历史研究》第二期出版
本报讯 《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出版。
本期刊登了列宁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两篇文章:《中国各党派的斗争》和《致格·瓦·契切林》。这两篇文章,在我国没有翻译出版过,现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出,第一次发表。列宁在《中国各党派的斗争》中,满腔热情地赞扬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的进步意义和历史贡献,同时也指出了革命民主派的“弱点”和“缺点”,精辟地论证了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方向和条件。《致格·瓦·契切林》,是列宁写给当时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的一个短笺,查询孙中山的一封信。孙中山这封信是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写给契切林的,信中表示:“向您和我的朋友列宁以及所有为了人类自由事业而有许多成就的友人们致敬”,并提议建立通信联系。列宁的短笺热情洋溢,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孙中山、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极大关怀。
杨得志的《毛主席指挥我们打胜仗》一文,缅怀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解放华北的几次著名战役的峥嵘岁月,阐述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以亲身的体会和生动的事例,说明毛主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取得清风店、石家庄、新保安和太原等战役的辉煌胜利。
李鸿然的《鲁迅与历史遗产》,系统地阐述了鲁迅对待历史遗产的正确态度。说明鲁迅不仅非常熟悉史学而且在史学领域留下辉煌战绩。
胡思庸在《汪士铎思想剖析》一文中,通过对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思想界一个“怪物”——汪士铎思想的剖析,有力地批判了“四人帮”兜售的凡是革命的就必然尊法反儒,凡是反动的就一定尊儒反法的谬论。
姜伯勤的《隋末农民战争与反佛浪潮》,论证了隋末农民军在打击士族为首的地主阶级的同时,也狠狠地打击了僧侣地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