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老八路”又回到银幕上来了——彩色故事影片《我们是八路军》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2-19
第6版()
专栏:

“老八路”又回到银幕上来了
——彩色故事影片《我们是八路军》观后
白钢
被“四人帮”打成所谓“民主派”的“老八路”又回到银幕上来了,被“四人帮”破坏了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一个又一个真实、亲切、感人的镜头镌刻在脑际,心中荡漾着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和高兴,这是看完春节期间新上映的彩色故事影片《我们是八路军》之后的思想感受。
影片选用《我们是八路军》作为题名,标志编剧和导演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多年来,“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抛出了“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把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反映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高贵品质、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文艺作品,取缔净尽。读者看到的是没有生活、没有真实感、弄虚作假、毫无艺术性的阴谋文艺。看了《我们是八路军》之后,耳目为之一新。被“四人帮”开除出银幕的老一辈革命战士又回来了!被“四人帮”抛弃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得到发扬了!被“四人帮”颠倒了的电影艺术创作过程纠正了!被“四人帮”践踏了的艺术构思得到重视了!这怎能不叫观众拍手叫好呢?
影片选择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九四一年,延安地区我八路军某烧炭队,响应党中央、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冲破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骚扰和破坏,出色地完成了伐木烧炭的任务的真实故事,深刻地阐述了八路军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讴歌了老红军团长周威虎甘当普通一兵,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高尚品德。
影片的编、导,从实际生活出发,紧紧抓住革命队伍中,正确的思想和作风与错误的思想和作风之间的矛盾斗争作为主线,具体地剖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展开故事,塑造人物,给观众以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我们是八路军》塑造了一支来自五湖四海,由男女老少组成的八路军烧炭队的英雄群象。他们既具有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心直口快、生龙活虎的共性,又各自有其独特的个性。看过这部影片,使你感觉到人物真实,故事真实,难以置忘。就以影片着力塑造的赵长龙、周威虎、杜黎三位老红军的英雄形象为例,既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又有富于哲理的恰当对话。一个镜头,寥寥数语,人物的思想境界得以准确的反映。影片十分注意刻画不同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性格上的区别。它用一根“老周扁担”,把周威虎、赵长龙、杨学仁三个典型人物的阶级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并且通过对围绕这根扁担所发生的两件事的不同态度的描写,勾画出三个典型人物思想境界的差别。在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当时任团长的周威虎用这根扁担抬过奄奄一息的营长赵长龙;在山城寨战役中,赵长龙又用这根扁担抬过受伤的杨学仁。在周威虎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阶级友爱,因此,当赵长龙初到烧炭队,发现扁担的主人就在自己的身边,试图同周威虎话旧叙情的时候,周威虎却说:“老同事、老相识?咱们部队不靠这个!”仅仅一句话,勾画出老周作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赵长龙学习老周的高贵品德,用这根扁担救过杨学仁,也同老周一样,把它看作革命战士应尽的义务。然而,这在从旧军队解放出来的、沾染上一些军阀作风、有一些错误思想的副队长杨学仁看来,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因此,他一再表白,要凭他是副队长的职权,“照顾,照顾”扁担的主人!同是一条扁担,前后救过两个生活阅历、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人,在被救者之间,在被救者与扁担的主人之间,显现出思想意识的深浅差别,从而赋予三者之间不同的鲜明的个性。
《我们是八路军》好就好在旗帜鲜明地反映了八路军的斗争生活的历史真实,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给观众以难忘的艺术感受。影片的缺点是结构还不够紧凑,戏剧冲突不够集中,看完之后,感到不大满足。但《我们是八路军》仍不失其为一部优秀的影片。广大青少年同志们,如果你们不了解被“四人帮”诬蔑为“民主派”的老一辈革命战士过去是怎样斗争的话,如果你们不了解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战士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的话,如果你们不了解人民群众和他们的子弟兵八路军之间又是什么样的鱼水情谊的话,那末,就请你们去看一看电影《我们是八路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