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勤奋治学五十年 记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孔宪武研究我国植物分类学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3-19
第2版()
专栏:

勤奋治学五十年
记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孔宪武研究我国植物分类学的事迹
孔宪武是我国植物分类学草创时期的老前辈之一,现任甘肃师范大学植物分类研究室主任、《中国植物志》编委,今年八十一岁了。五十多年,他历尽千辛万苦,采集、鉴定了数万份植物标本,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创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植物分类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早在二十年代初,孔宪武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就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考上了母校的研究班。他刻苦钻研,勤谨不怠,接连发表了《植物之群落与其适应》、《我国北方之五大杂草》等论文,在学术上初获成就。不久,他到了河北大学,担任植物学教授。可是,在那腐朽的旧社会,教材、标本,全是外国的。他责问自己,作为一个教植物学的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毫无所知,还有什么资格教学呢?于是,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来到一个新成立的植物研究所,当了一名普通的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自己的植物分类学。
那时,每到夏秋、植物开花结果的季节,孔宪武就雇几个挑夫,带着斧、锯、猎枪,背上干粮和灶具,离开京城,徒步千里,深入崇山峻岭,进行艰苦的植物考察工作。经过二十个夏天和秋天,孔宪武走遍了祖国北方的高山大川,初步摸清了北方的数万种高等植物,写出了我国早期的一批植物分类学著作。
新中国诞生后,孔宪武来到了甘肃师范大学,担任生物系主任和教授。党和毛主席对科学文化事业的亲切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给这位在旧社会曾单枪匹马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老教授,带来了青春的活力。他结合教学,更加刻苦地钻研植物分类学。每当盛夏和深秋,他顶烈日,冒风雨,把学生带进深山老林,进行现场教学。讲到什么植物,他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观察、采集标本。下课后,同学们都休息了,他还拄着棍,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一个劲地琢磨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平时在学校里,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他就背上木夹,拿上工具,到附近的山上观察植物,采集标本。成百万字的《兰州植物通志》的全部资料,就是他在教学和课余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他的一根野外采集杖,多少年来一直伴随着他,二寸多长的铁杵头换了三次。人们说他“踏遍青山人未老,磨平铁杵志更坚。”
一九五八年,孔宪武教授担任植物分类研究室主任。六十多岁的孔宪武和他的助手们一道,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始给数万种高等植物定名称、造“户口”。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为了确定一种植物的名称,孔宪武往往要翻阅很多书籍和资料。有的植物名称在所有的资料中都找不到记载时,他就写信或利用外出开会的机会,向同行们请教,直到弄清楚为止。遇到难点和疑点,他就在标本旁加上批注,写上自己的见解,供他人参考。在工作中,他总是见缝插针,寸阴必争,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有时甚至杜门谢客,埋头著述。他说:“搞科研要有献身精神,要付出毕生的精力,丝毫不可分心。”他自己就是以这种精神,和助手们一道,在短短的十多年中,采集、鉴定了六万多份植物标本,大体上摸清了西北的植物区系。同时,还挤出时间,为生产和科研单位鉴定植物数千种,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孔宪武教授热爱自己的科研事业,更热爱从事这一事业的青年一代。几十年来,他象辛勤的园丁一样,用心血和汗水培育着他的助手们。解放初期,师资缺乏,他每周代二十六节课,让青年教师腾出手来到外地进修。在学术上,他对青年们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甘肃师大和兰州大学生物系的一些教学骨干都是他多年来一手培养起来的,他在植物分类研究室带的三名助手,现在都已能独当一面。他的助教刚走上讲台时,他总是亲手给他们修改讲稿。上实验课时,他要求他们亲自采标本,亲手做切片,尽量采用新鲜材料,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一位青年助教开始讲课时,孔宪武为了增加他的感性认识,多次带他到麦积山、兴隆山、莲花山采集标本,辨别实物;为了帮助他丰富乡土教材,孔宪武同他和别的青年教师一起,到黄河沿岸寻无节藻,去白菜地里找气球藻,从田间水沟里采集葫芦藓。在孔宪武的培养下,现在这位教师已经是甘肃师大生物系的副主任了。孔宪武要求助手们珍惜图书资料。他自己总是身体力行,看到标本上掉了一叶一果,都要细心地贴上去。他要求青年在学术上不要粗制滥造,不要追名逐利。他对青年们写的论文,总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至大段大段地重写。但当青年们要求署上他的名字时,他却婉言谢绝。难怪他的助手们异口同声地说:“孔老是一个良师益友,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质,是我们永远也学不完的。”
孔宪武五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在“四人帮”横行时,他经常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两句名言鞭策自己,勉励大家。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孔宪武无比激动,更加精神抖擞。他说:“人到暮年,愈想工作。倘若我的健康允许,我将在完成《中国植物志》部分编写任务的同时,动手编写《甘肃植物志》,力争五年后和读者见面。”
本报记者 屈维英(附图片)
老植物学家孔宪武教授。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