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中共南宫东张家庄支部领导群众生产致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18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中共南宫东张家庄支部领导群众生产致富
河北省南宫县东张家庄支部积极领导群众发展生产,群众生活已逐渐上升,今年一开春,全村立即展开各种生产活动。
耙地送粪在旧历年前就已开始。支委杜存和从旧历腊月二十到正月初六、七,没有一天不做活。村长邓通海和支书侯贵金都是初一下午就下地干活。在他们影响推动下,初二、三大部分群众都动起手来。杜街三十多户到初八、九就把地全部耙盖了一遍。农民关老芳正月初二那天就耙了八亩地。杜德波从初二到初六送了一百二十车粪到地里。六十九岁的烈属侯老云初一除圈,初二捣粪,初六就把粪送到地。热火朝天的春耕运动开展起来了。积肥送粪谁也不肯落后。全村到处可以看到粪坑,许多户都喂着猪,六十五岁的杜延年每天担三担水挑两筐土垫粪坑。关老芳常常半夜到汽车路(走大车)上去拾粪。大家都比着多施肥,孟兴华本打算每亩上粪五大车,听说孟庆锁每亩上七大车,他又每亩买了三十斤豆饼。孟庆锁听说他买了豆饼,赶快又在八分棉地上了八大车粪,争取收棉二百斤。他说:“去年兴华坐了头把交椅(棉花收成最多),今年我要和他比比!”一般今年施细肥每亩比去年多二十到三十斤,上粪每亩至少也是三、四车。新翻身的军属孟老彬去年只买六百斤豆饼,今年比去年多买了四百斤,并多积了十车粪,去年平均每亩收一百八十多斤棉花,计划今年每亩平均收二百三十斤。昆山也是新翻身户,种十四亩棉花,今年每亩多上三十斤豆饼,计划每亩比去年多收四十斤。
东张家庄的互助代耕今年也做的好。无劳力、无牲口户都固定了换工对象。过去一般是有劳力无牲口的以草换牛工,今年为了多种棉花,村干部党员又帮助改进换工办法,使用牲口耕、耩、送粪,包括家庭活碾磨,每亩地代价棉花七斤或米二十三斤,群众称为“包干换工制”,很拥护。在支委杜存和具体组织了两户互助后,其他许多户也自动采用这种方法,使没牲口的户也能多种棉花。劳力畜力均缺的孤寡户,过去以草或纺线换工。但因这些户肥料缺、产量低,今年村干部、党员又帮助改进为大捎种办法。就是:牲口、籽种、肥料、耕作都由种地户负责,孤寡户出公粮,秋后收成对半分。这样两相情愿,庄稼也能长好。有一个老太太因为脾气不好,别人都不愿给她种,支书侯贵金便给他捎种起来。代耕方面,全村三十一户烈、军、工属,大部分都参加生产,自己耕种,省下工票兑换成米。只有五户因没劳力,由村代耕。去年实行工票包耕制,成绩不错,一般棉花也收到一百三十多斤。
由于去年棉花丰收,群众生活逐渐上升起来了。去年秋征时该村群众大量交棉,大部群众都换回谷子,全村有二分之一的户存有二年吃不完的粮食。只有两户因种棉少,粮食缺些。支委杜存和全家七口人,领回四十七袋谷子,他计划一下三年也吃不完,许多群众都在计划盖房、买牲口,把日子过得更好。新翻身户侯贵来买了一所宅基,计划五年内盖三间北屋、两间耳房、两间西屋、一个门楼。
群众生活富裕了就要求提高文化。群众对儿女上学读书都注意起来。旧历正月,县立崔庄高小招生,该村就有十二名男女生投考,有的还说:“高小毕业,再供上中学!”
在村里,无论大街上、家庭里,也不管人多人少,都是议论着如何施肥呀,如何打整好地呀,今年种多少棉花呀,比去年争取多收多少呀……党员干部说:“俺村除了研究种棉、生产,听不到闲扯,所以俺村也没有谣言。”
支部是怎样领导群众走上了生产致富的道路呢?
首先,他们认真执行和贯彻上级的指示和号召,深入了解群众思想和具体困难,并设法帮助解决。这村共二○四户,住地分散,共有六个自然村,领导是困难的。根据这种情况,他们很少开群众大会,每次任务下来时,支委先讨论决定,通过全体党员村干部会议布置到街,分别任务性质,或召开片户会,或分别深入到户宣传动员。而最重要的是党员以自己的模范带头行动,带动群众一起完成任务。去年征棉时,群众对交棉有些顾虑,不愿多交。二十多名村干部党员自动多交棉五千多斤,打破了群众顾虑,顺利完成了任务。如积肥没处挖粪坑,换工时怎样找对象等问题,都是由党员分别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汇报支部,而后研究解决的。在前二年推广种大垅棉时,群众不愿多种,支委杜存和除自己多种外,还亲自帮别人耩地,试着先少种些。秋后大垅棉收的多,群众都后悔了,说:“该听存和的话!”最近有许多户想多种棉,但籽种不够。支部即号召互借互换保证有借有还。支书侯贵金、支委杜存和,首先自动把自己多余的棉籽借或换给群众。只侯贵金就借或换出一百七十多斤,带动群众也互借互换起来,解决了棉籽的困难。总之,他们接受上级任务后,不是只作一般号召,而是深入解决具体问题,积极带头实干。
其次支部作风民主。支部经常邀请有代表性的农民开会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思想问题,并从中了解群众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形。支部会或党员会研究生产时也邀请劳动模范与生产积极分子列席参加,广泛征求意见,以便推动生产。
第三,党员村干部自己都是生产积极分子,从不游手好闲,也从不借口公事支派群众替自己作活。如县、区召集会议时,党员村干部从不推诿缺席,而且都是先把家里活赶出来,把水挑满缸以后再走。这次该村贷到豆饼一万五千斤,党员村干部都是尽着群众先贷。群众都认为党员干部大公无私,十分拥护。因此党员干部就能带动群众完成任务,群众都积极响应号召跟着他们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