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可贵的自学精神 青年木工郑伟安自学数学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3-20
第4版()
专栏:

可贵的自学精神
青年木工郑伟安自学数学的事迹
在不久前召开的上海市科学大会上,一位胸前佩戴着大红花的青年工人,登上大会讲台,向听众介绍了他是怎样长期坚持自学的。
这个青年名叫郑伟安,是上海卢湾区瑞金街道房屋修建队的木工。九年前,他初中毕业时,和千百万青年人一样,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走上山下乡的道路。可是,因从小就有的支气管哮喘病,使他未能如愿。学校通知他在家养病待分配。
“待分配”三个字,在这个十六岁的青年人的思想上掀起了波澜。他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奔向农村广阔天地,而自己却要“待”在家中,心里很不平静。他从过去听到的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年轻时代坚持自学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一种强烈的愿望在他的脑子里产生:绝不能虚度光阴,一定要在养病的同时,坚持自学,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选中了从小就喜爱的数学。他想,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农业生产都需要它,都能用得上。
郑伟安在自学的途程上奋发前进,就象登山队员一样,越到高处越艰辛。他严格要求自己,有一股子知难而进的韧劲。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书上的一些概念,小郑第一遍看完,不懂。再看一遍,还是不懂。硬着头皮一直看下去,才琢磨明白。再看其余的内容,又遇到同样的情况。特别是越往后学,难度越高,头次看完,似乎懂了,以后再看,又不明白了。这中间,小郑也一度产生过“算了吧!我不是搞数学的料子”的念头,但是一想到,有一天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增添了巨大的力量,下决心坚持学下去。
在“四人帮”制造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交白卷英雄”不可一世的时候,郑伟安却埋头钻研数学,这就引起了许多误解、非议和诬蔑。有人说他是“走白专道路”。面对种种冷嘲热讽,他置之不理,而是更加勤奋地学习。他给自己规定:每星期保证做到学习七十个小时。他学一小时,便在一个小本子上划一条杠,学满五小时,划成一个“正”字。这星期拉下了,下星期一定补上。
“四害”横行的日子里,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资产阶级生活享受的风气。有的人对他说:“你既懂得无线电,又会做木匠活,为啥不给自己装个落地收音机,做一套象样的家具,而去搞什么概率论,真傻!”小郑不为这些所动。这不是他的理想。他在一本数学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青春的消逝是很容易的,但怎样才真正地不去浪费她呢?人生的过程也是短暂的,但怎样在这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呢?及时行乐吗?不!这是颓唐没落者的哀鸣!应当革命!应当前进!应当创新,将一生贡献给人民!”
正是这种思想,激励着小郑排除种种困难,顽强地坚持自学数学。九年来,他自学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大学数学专业的许多课程,进而又专攻现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概率论。同时,他还自修了英、德、法、日、俄五门外语。一九七七年夏天,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可分概率空间向数直线的双嵌入定理及其应用》完成了。这篇论文经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教师审阅后,认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为了帮助郑伟安深造,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后来对这位青年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专业外语和政治。考卷答案证明,郑伟安的数学专业水平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五年制专科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他解答问题的思路清楚,具有一定的推理、论证和运算能力,论证能力更好。因此,学校决定,破格录取郑伟安为数学系的研究生。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在上海市召开的科学大会上,郑伟安光荣地戴上了大红花,并向代表们谈自学体会。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