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天门县挖掘土地潜力大搞多种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3-22
第3版()
专栏:

天门县挖掘土地潜力大搞多种经营
湖北省天门县地处江汉平原,是全国植棉面积最大、棉田相当集中的一个县,空闲土地较少。县委认真贯彻执行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集中主要精力抓好粮棉生产的同时,发动群众,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利用“四边”等零星土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种经营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粮棉生产,巩固壮大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利用“四边”种蓖麻
这个县过去对发展蓖麻的意义认识不足,很多零星土地没有充分利用,只有社员在房前屋后种了一些蓖麻,集体种植很少,每年收购量只有四百担上下。一九七一年以来,他们大力宣传种植蓖麻的好处,调动了群众广种蓖麻的积极性。多宝公社充分利用田边、路旁、渠道等闲散土地种蓖麻,一九七五年种了九十万窝,收购蓖麻子二十六万七千斤,一九七六年种了一百一十万窝,收购蓖麻子三十五万斤,平均每户交售蓖麻子三十二斤,社队增加收入十二万六千元。全县六年来共收购蓖麻子五万二千六百担,生产蓖麻油二百多万斤。
黄花促“白花”
天门县从一九五七年开始发展黄花菜生产,但由于没有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不能正确处理棉花与黄花的关系,发展缓慢。近十年来,供销社广大职工依靠党委,发动群众,在不影响棉花和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利用开荒地和其他零星土地分散种植黄花菜,全县共种植黄花菜二千六百亩。由于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了培育管理,使黄花菜生产不断发展,一九七七年收购量达到四千多担,占全省收购量一半以上。十一年来,全县收购黄花菜二万三千担,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一百九十四万元,提供奖售化肥六千九百担。群众高兴地说:“黄花促‘白花’,支农贡献大”。
发展黄麻生产
这个县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引种黄麻,一九六九年发展到一千八百多亩,收购量达到二千五百担。后来,由于“四人帮”干扰破坏,黄麻面积减少到五百二十亩,收购量下降到二百一十担。一九七四年以来,他们反复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排除干扰,深入社队调查研究,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在沙地、河滩、湖边、渠道和村前村后种植黄麻。麻洋供销社在党委领导下,帮助社队发展黄麻一千七百亩,总产三十九万斤,收购三十一万多斤,为社队增加收入十二万八千元,提供奖售化肥二十一万斤,起到了以麻促粮的作用。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