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青海省拨乱反正全党大办农业 各族干部、群众揭批前省委主要负责人对抗“农、轻、重”方针,破坏国民经济建设的罪行,把农业放在首位,力争尽快实现全省粮食自给有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12
第2版()
专栏:

青海省拨乱反正全党大办农业
各族干部、群众揭批前省委主要负责人对抗“农、轻、重”方针,破坏国民经济建设的罪行,把农业放在首位,力争尽快实现全省粮食自给有余
据新华社西宁四月十一日电 在揭批“四人帮”的第三个战役中,青海省各族干部、群众联系实际,揭发、批判“四人帮”在青海的挂帅人物、前省委主要负责人对抗毛主席提出的关于“农、轻、重”的方针,鼓吹“重、轻、农”,“青海特殊,粮食不能自给”等谬论,破坏青海国民经济建设的罪行。在这个基础上,省委拨乱反正,坚决地按照“农、轻、重”的方针,提出了青海省国民经济十年发展规划,鼓舞了干部、群众的斗志,全省各条战线出现了大干快上的新局面。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和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是指导我国人民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唯一正确的方针。“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对这一方针疯狂地进行干扰和破坏。“四人帮”在青海的挂帅人物、前省委主要负责人叫嚷:“我这几年领导青海工作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按重、轻、农这个次序安排经济建设。”事实也正是这样。这个前省委主要负责人掌握青海党政大权后,积极推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颠倒农、轻、重的关系,鼓吹青海吃粮靠国家调拨,日用品靠上海供应,同时,不顾本省的资源特点和分布情况,乱上重工业和机械加工业项目,大搞“无米之炊”和“胡子”工程。使青海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首先是削弱和摧残了农业,造成青海重新戴上了吃调进粮的帽子。
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青海省各族干部、群众用大量事实批驳了前省委主要负责人鼓吹的所谓“青海特殊论”、“吃调进粮有理”的论调。
近几年来,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青海省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黄河之滨的贵德县,从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坚持学大寨,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六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八点二,平均亩产连年跨“黄河”。全县农业人口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一千多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三百多斤。历史上素有“干循化”之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大搞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使水浇地面积达到七万六千多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一点二亩。全县粮食总产和平均亩产都比一九七○年翻了一番。这些事实说明,青海的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四人帮”在青海的挂帅人物鼓吹的“青海特殊论”,是站不住脚的。
通过揭批“四人帮”,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青海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既看到不利的一面,更看到有利的一面,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农业生产确实有干旱、冰雹、霜冻等不利条件。但是,青海日照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气候特征,又是小麦、青稞、油菜等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目前,全省虽然已经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耕地,亩产只有一、二百斤,生产潜力很大。全省幅员辽阔,现有耕地只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零点八,据初步统计,可以开垦的宜农荒地比现有耕地面积还多一倍。其中日照、水源、土壤条件较好,便于开垦,一般不需要进行改良即可种植小麦的荒地,就有二、三百万亩。这样一分析,人们对加速开发和建设青海的进程更有信心了,昔日的悲观论调为之一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大大发扬。
青海省委树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在制订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发展规划时,把农业放在首位,把尽快实现全省粮食自给有余列为当务之急。省委计划在继续抓好现有的东部农业区商品粮基地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柴达木盆地和黄河上游的共和盆地,建立新的西部商品粮基地。省委发动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把地方工业切实纳入为农业服务的轨道,组织全省各工业部门协作会战,大力生产机引配套农具、农机零件配件、排灌机械、化肥、水泥等支农产品。青海省各族人民,决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用自己的双手,把青海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