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中索友谊历史悠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14
第5版()
专栏:

中索友谊历史悠久
索马里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索马里同毗邻的阿拉伯地区和东方亚洲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国和索马里人民的友好往来,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对索马里的最早记载见于晋朝的《续博物志》,唐代的《酉阳杂俎》中也记载了“拨拔力国”的地理位置、人民衣着、食物以及拨拔力人与阿拉伯人、波斯人的通商情况。拨拔力国就是指现在索马里北部的伯贝拉。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并曾有唐代钱币出土。
宋代,我国同非洲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当时我国赵汝适所著书中记载了现在的伯贝拉等地情况。书中说,这个国家“有四洲。余皆村落……事天不事佛(指奉伊斯兰教)……产龙涎、大象牙及大犀角……亦多木香、苏合香油、没药、玳瑁、至厚”。这些记载都与索马里历史实际状况相符合。一八九八年,在摩加迪沙曾有宋代铜币出土。
根据《明史》、《实录》、《明皇大政记》、《皇明世法录》、《武备志》、《殊域周咨录》、《星槎胜览》等著述记载,木骨都束(即现在的摩加迪沙)、不剌哇(即现在的布拉瓦)、竹步(即现在的朱巴河流域),都和中国发生过直接联系。据《明史》记载,从永乐十四年(一四一六)到宣德五年(一四八○),木骨都束、不剌哇曾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竹步也曾派遣使节访华。
明代航海家郑和在远航途中,至少两次航行到过索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布拉瓦和其他沿海城市,使两国的传统友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陪同郑和访问的费信曾写诗描述这些地方的风物。他在描述木骨都束的诗中说:“木骨名题异,山红土色黄。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宝石连珠索,龙诞及乳香。遥看风物异,得句喜成章。”自从十六世纪殖民主义者入侵索马里后,索马里人民坠入深重的苦难之中,索马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也因此遭到阻挠而中断。
一九六○年七月一日,索马里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十二月十四日,中索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地得到发展。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贸易和支付协定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两国的友好访问日益频繁,一九六四年二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索马里,他在访问期间提出了我国处理同非洲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一九七二年五月,西亚德总统曾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对增进中索人民友谊和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索马里总统西亚德不远万里又一次来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