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鲁迅旧诗浅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16
第6版()
专栏:文艺新书

《鲁迅旧诗浅说》
陈子伶
《鲁迅旧诗浅说》(倪墨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对读者学习鲁迅的旧诗,是会有所帮助的。
《浅说》对鲁迅旧诗的解析,努力“顾及作者的全人”。鲁迅思想有前后期之分。《浅说》对鲁迅的一些旧诗,就根据鲁迅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加以考察,因而解析得比较合理。如《别诸弟三首》等诗,属鲁迅早期作品,《浅说》作者便指出它们的思想内容中,还存在着鲁迅出身的那个阶级的烙印和所受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并由此引导读者去认识鲁迅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怎样伟大而又艰巨的历程。而《无题(“禹城多飞将”)》、《无题(“烟水寻常事”)》、《辛亥残秋偶作》等诗,过去有些注本认为是反映了鲁迅“栖身无地”、“老无所归”等消极、悲观思想。但鲁迅这些诗写于后期,当时他已是马克思主义者了。《浅说》作者指出:写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鲁迅,是不可能存在“老无所归”之类消极悲观情绪的。这些解释,都很有见地。
《浅说》还能注意结合当时社会具体情况和斗争实际来考察鲁迅的诗。象解析《悼丁君》时,《浅说》介绍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以及鲁迅以为丁玲已经牺牲而深为悼念,一旦得悉丁玲已经变节,鲁迅又是多么愤慨地加以痛斥。这样解析,不仅使读者对《悼丁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得到正确理解,而且从作者的强烈爱憎中,从鲁迅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崇高气节中,能受到深刻的教育。
《浅说》对鲁迅一些旧诗还作了考证,如在《赠邬其山》诗稿手迹上,在“每日见中华”句下,原有一个冒号,但是过去一些注本和大学教材对这个标点,都疏忽了。《浅说》指出了这点,并对全诗作了新的合理的标点,从而对全诗内容作了正确的注释。
《浅说》一书比过去的有关笺注本,在某些方面前进了一步。当然也还有些不足之处。如《吊卢骚》中的“脱帽怀铅出”,说“脱帽”是忏悔之意,“怀铅出”是录写之意,凑在一起就是指卢骚的《忏悔录》。这样的解析,我总觉得有些奇特。再有一些应加注或作交代的地方,作者却疏忽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