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水路”不通走“旱路” 南充地委从实际出发,把全区没有灌溉保证的水田改种旱粮,用节省的水集中灌溉其余水田,努力夺取农业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17
第1版()
专栏:

“水路”不通走“旱路”
南充地委从实际出发,把全区没有灌溉保证的水田改种旱粮,用节省的水集中灌溉其余水田,努力夺取农业丰收
四川省南充地区去年严重干旱,给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塘库蓄水量不到库容的百分之二十,全区冬水田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蓄上了浅水,不能按原计划面积种植水稻,种了也难保丰收。“水路”不通了,怎么办呢?地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从实际出发,采取走“旱路”(即把尚无水利保证的稻田改种旱粮)的办法,并把它作为保证今年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
南充地区位于川北丘陵地带,历史上多旱,在解放后的二十八年间,有二十七年出现过旱象,其中灾情严重的达十一年之多。这里虽然兴修了一些小型水利设施,蓄水量由解放初期的二千五百多万立方增加到十二亿立方,但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水利建设很不平衡,有的地方灌溉条件好些,有的地方还很差,已有的水利设施又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抗御不了大的干旱,直到目前,全区仍有半数以上的稻田不能保收。一些水源奇缺的“望天田”,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水稻亩产才三、四百斤;遇到大旱,往往颗粒无收。占水田面积三分之二的二百八十多万亩冬水田,一年一熟,单产也不高。去年的严重干旱,使今年的水稻增产更加没有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安排今年的种植计划,保证农业丰收呢?地委负责同志于去年秋种之前,即深入基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跑了七个县(市)的广大农村,同各级干部和社员一起,解剖典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营山县双河区,过去水稻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而产量只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多一点。原因就是有一万多亩无水利保证的田,硬要种植水稻,造成低产或无收。阆中县沙溪公社地处深丘,水源不足,过去每年种水稻四千五百亩,常常受旱减产。一九七一年,他们采取果断措施,把一千多亩没有灌溉保证的水田改种旱粮,集中水的优势用于其余稻田,结果水稻、旱粮都获丰收,总产量增长三成以上。蓬安县红旗公社有八百多亩水田没有灌溉保证,过去一年一熟,水稻平均亩产五百多斤。从一九七六年秋种开始,把这一部分水田改成旱地,种上小麦,并搞玉米、甘薯套种连作,一九七七年粮食平均亩产高达一千二百多斤,增加了一倍多。
通过上述典型调查,大家清楚地看到:在水利条件不好的地方,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加区别地一律都种水稻是不成的。搞农业生产决不能脱离实际,固执一策,让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捆住手脚;必须解放思想,按唯物论辩证法办事,采用符合实际的措施,大上快上。人的思想方法活了,领导农业生产的办法也就多了。地委决定把全区一百万亩左右没有灌溉保证的水田改成旱地,改种旱粮。这一部分水田改走“旱路”之后,将可腾出二亿立方水来灌溉其余稻田。同时,大家更清楚地看到:走“旱路”是缺水逼出来的,水利确实是农业的命脉。今后更要抓紧时间,下大决心,尽快把水利建设抓上去。抓住了这一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条件。现在走“旱路”,正是为了将来走“水路”。
南充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走“旱路”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旱到哪里,挖到哪里,种到哪里。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虽然少了一百二十多万亩,但通过推广良种,实行科学种田,努力提高单产;通过扩大旱粮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把原来每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三熟,为夺取今年全区粮食丰收创造了条件。
本报记者 李绍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