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大破农林对立论 榆林地区林茂粮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17
第2版()
专栏:

大破农林对立论 榆林地区林茂粮丰
过去,在陕西榆林地区,一些同志把林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说什么“粮食没上纲,造林顾不上”,“抓水是当务之急,造林无关大局”,有的同志甚至还说:“粮食没上纲,书记很难当;造林上不去,不是大问题。”不少地方受这种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单一经营粮食,粮食上不去。
农和林的关系是互相对立还是互相依赖?地委调查了两个大队的情况。一个是神木县窝兔采当大队。这个队地处沙漠腹地,过去由于单一抓粮食,不造林治沙,风沙危害严重,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从一九六六年起,大干七年,营造防风固沙林七千多亩,大大减轻了风、沙、旱、涝自然灾害,林茂粮丰六畜旺,粮食总产增长三倍。另一个是横山县新开沟大队。早在合作化时期,这个队就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但是,由于风沙袭击,又缺少肥料,粮食亩产不过二百斤。一九五八年,一场大雨,沙坡滑塌,河床堵塞,水田全部被冲毁。从一九六九年起,这个队大干八年,造林一万多亩,固定了沙坡,保护了农田,大量紫穗槐枝叶又可作肥料,解决了缺肥问题,粮食亩产一跃过“黄河”。这两个大队的事实清楚地说明了农林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大破了农林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地委从这里看到,在榆林风沙地区,如果不发展林业,农业就翻不了身,于是号召全区人民大搞造林治沙。几年来,榆林地区大多数县都把造林治沙作为根本问题之一来抓,地、县、社、队一般都制定了“植树造林治风沙,引水拉沙造良田,蓄引提挖兴水利,一改(深翻改土)三化(林网化、排灌化、园田化)四配套(田林渠道配套)”的治沙治山规划。地区按照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原则,规划设计了三条总长一千九百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现已完成百分之六十以上;在一百四十多万亩风沙滩地上造护田林网,已完成百分之六十九。由于大搞植树造林和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七年虽遭洪涝、冰雹危害,粮食总产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六十九,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约一倍,对国家有了贡献。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