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樱花漫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17
第6版()
专栏:

樱花漫笔
春回大地,杨柳依依,东京又到了赏樱季节。
樱花烂漫时,放眼望去,山野里,庭园内,一枝枝,一簇簇,一片片;粉红的,鹅黄的,淡紫的,玛瑙色的,轻盈娇妍,婷婷交辉,好一派绚丽的春光!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的象征。不仅如此,在中日两国人民的长期交往中,樱花还凝结着串串深挚的情谊。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上野的樱花烂漫时节,望去也象绯红的轻云。”鲁迅先生从对樱花的回忆,寄托了对日本人民的深挚情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青年时代也曾东渡日本,在积极领导留日学生爱国革命运动的年月,对樱花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九一九年四月,周总理在返回风雨如磐的祖国前夕,曾写下了寓意深刻、清新隽永的诗篇:《雨中岚山——日本京都》,其中就有关于樱花的佳句:“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一九七二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周总理在谈话中还想到樱花,问田中首相:上野的樱花怎样了?总理还说过,倘若有机会,樱花时节,他要再访京都。不幸总理这一心愿没有能实现!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赠给我国一批珍贵的大山樱树苗。一九七三年,廖承志同志率团访日,特地带了三片大山樱叶送给田中首相,并告诉田中先生,樱苗在中国长得很好。当时正值春和明景,樱花丛中,两国朋友畅叙友情,话题从舟楫往返、飘洋渡海进行交流的古代,谈到银鹰雄飞、友谊更浓的今天。歌声笑语交炽,人面樱花相映。作家冰心即兴吟咏:“正是亚东好形势,樱花时节又逢君。”
日本人民栽培樱花的历史相当悠久。日本最古的典籍《古事记》中记载了一个《木花开耶姬》的神话。传说在古远年代,有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慧的姑娘,叫“木花开耶姬”。实际上,“木花”不是别的,就是樱花。“樱”的定名由此而来。
“樱花,樱花,春三月的晴空,一望无际;是云是霞?芳香无比。啊,赏樱去!”古老的樱花谣使人感到,日本人民喜爱樱花,这不仅仅因为它妩媚动人,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樱开叶落,预告着春播、秋收时令的到来;樱汁、樱叶、樱花、樱木,是名贵的药材、食品、家具和木雕的上好材料。从前,人们把樱树看成神木,每年花开叶落之际,分别举行盛大的“樱祭”和“镇花祭”。这种风俗,今天仍然可以看到。
从南端冲绳岛起,沿着樱期北上,日本列岛有半年多可以看到樱花。一月,冲绳彼岸樱花开正浓,北海道还冰封雪飘;到了七月,北国的千岛樱才开放。樱花的品类异常繁多,分布在日本各地的樱花约有三十多个种类、三百多个品种。日本朋友邀我们赏樱时,指着不同的樱花告诉我们,这是八重樱、关山、一叶和松月,那是奈天、福禄寿、郁金、太白、杨贵妃……。看到这些千姿百态的樱花,我们深为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们的妙手所感动。
绚丽的名樱给我们以美好的记忆。但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质朴的千岛樱。
寒冬的一天,我们在北海道访问。当我们远眺日本北方领土回来时,在路旁发现几株矮小的灌木,枝头挂着冰凌,躯干覆着白雪,显得格外刚劲。旁边立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还我北方领土!”我们问:“这是什么树?”“千岛樱。”“千岛樱?是生长在千岛列岛的樱花吗?她几时开呀?”日本朋友边点头,边回答:“七月。”赶不上开花期,我们不免有些失望了。
入夜,两国朋友围炉交谈。日本朋友说,由于苏联渔船队在海上横行霸道,日本渔民捕鱼受到严重的威胁。说到这里,他指着坐在后边的一位小姑娘敏子说,她爸就被苏联渔船队无理扣留过。我们望着小姑娘,她紧抿双唇,深邃的大眼睛闪闪有神。应人们的要求,小姑娘站起来,唱起了一支《千岛樱》:“啊,千岛樱开了,开了,你倔强地怒放,染红了千岛,烧遍了山岗。怒吼吧,千秋万代,直到四岛回到母亲的身旁!”
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美丽的北海道。上车时,突然耳边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中国叔叔,请等一等!”我们回头看,是敏子。她伸过小手,紧紧地同我们握别,再三地叮嘱:“叔叔别忘了,千岛樱盛开时一定再来!”
汽车开远了,我们透过车窗回望,孩子挥动小手依然站在雪地里,鲜红的防寒衣使她显得简直就象一株迎风挺立的小千岛樱,周围的白雪,被映照得泛红了。虽然我们这次没有见到千岛樱盛开,但我们深信,樱花“染红千岛”,“四岛回到母亲身旁”的一天,一定会到来!
张云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