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按照学生实际文化程度调整班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23
第2版()
专栏:

按照学生实际文化程度调整班次
北京市第一中学党支部
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我校各个教学班的文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参差不齐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我们从去年上学期开始试点,全校普遍采取了按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调整班次的办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实践证明,这对于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树立好学风,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去年初,我们在高一年级甲组八个教学班进行调查。在三百八十名学生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勉强能跟上现行教学进度;四分之二的学生仅相当于初中二、三年级的水平;四分之一的学生语文程度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如果把这些程度相差悬殊的学生放在一个教学班学习,必然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按正常进度进行教学,程度差的同学听不懂,“吃不了”;迁就程度差的学生,教少些,教慢些,程度较好的同学又“吃不饱”。“吃不了”和“吃不饱”,都将影响到课堂纪律。结果,既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收获。
后来,有的教师提出了按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调整班次的建议。开始,意见不完全一致。党支部决定在高一年级甲组进行试点。先在教师中讨论调整班次的目的和做法,然后在学生中进行宣传、酝酿。在这个基础上,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广泛征求意见,得到大家的支持。经过一系列准备,六月份正式分班。分班的办法是:学生自愿报名,家长同意,经年级组审核批准。高一年级甲组八个班,调整为快班三个,中班三个,慢班两个。对两个慢班,配备了较强的班主任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
高一年级甲组调整班次后,出现了较好的学习风气,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许多家长也坚持与教师定期联系,督促学生刻苦学习。
去年暑假以后,在党的十一大精神和华主席、邓副主席对教育工作指示的鼓舞下,我们领导全校教师认真总结了分班试点的经验。大家认为,调整班次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党支部决定在全校推广这个经验。经过比较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去年下半年开学后,各年级都参照高一年级甲组的办法,结合年级具体情况,进行了班次调整。这样调整效果很好。按文化程度编班后,各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提高。快班的学生普遍刻苦攻读,钻研科学蔚然成风,求知欲旺盛,不少学生感到课堂知识不能满足,纷纷参加各种学科的课外活动。由于在教学上对快班的学生增加了学习内容,增大了难度,加快了进度,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实践证明:把基础较好的学生调整在一个班学习,让他们深入专攻,可以充分发展其特长和才能,这对于早出人才和培养一定数量的“尖子”是必要的。把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放在中班学习,能够使这些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逐渐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把基础差的学生放在慢班学习,能够使这些学生共同扎实前进。由于教师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文化程度出发进行教学,针对性强,有利于缩短学习的差距。原来基础较差而又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编入慢班学习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厌其烦,反复讲解,使多数学生能够听懂。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大了。总之,分班以后,既有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断提高,也有利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迎头赶上。过去,跟不上班的学生,评“三好”学生没有份,入团更没有希望。调整班次以后,他们跟上来了,去年下半年,二年级十二个教学班,评选出“三好”学生九十名,其中慢班就评出了二十名。
我们在调整班次的工作中,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明确指导思想。按文化程度调整班次,是为了解决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造成学生文化程度差别过大带来的教学困难,有利于搞好全体学生的学习,尽快缩短差距。对学习差、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不是抛弃、歧视他们,而是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逐步赶上正常教学进度。我校二年级有四个慢班,如果按照正常的课时教学,要赶上正常班的进度是很困难的,我们采取了增加课时,加强辅导等措施,使大部分学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赶上正常班的进度。对程度不同的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加强党的领导,认真做好思想工作,使每一个教师都认识到,教慢班和教快班,都是光荣的岗位。在师资的调配上,要注意统筹安排,全面照顾,对于慢班要配备政治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作骨干,定期召开会议解决慢班中发生的问题。
(三)编班的原则,要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稳定。在教学中,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向学生和家长讲明调整班次以后,毕业、升留级制度不变。学生不因为分到慢班而影响毕业或升级;对慢班学生同样评“三好”学生和发展共青团员。对于某些学习成绩较差但又具有某种特长、爱好的学生,注意放在课外活动中培养提高。
目前这一工作只是试行,虽然初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分班后如何积极培养慢班的学生骨干问题,如何对不同类型班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问题;特别是对慢班少数问题较多的学生管理教育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摸索、研究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