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日内瓦漫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24
第6版()
专栏:

日内瓦漫步
王纬
当飞机在日内瓦徐徐着陆的时候,蓝色的莱蒙湖象一面镶着绿色花边的明镜,映入人们的眼帘。湖右岸,百多米高的喷泉象一支银柱直射天际;湖岸的绿荫掩映着一幢幢具有瑞士风格的小楼,……这一切,给人以一种恬静和特殊的美感。
无论春天或夏天,当微风轻拂湖面,夕阳余晖抹上汝拉山峦时,以勃朗峰桥为中心,往东直到玫瑰公园,往西到珍珠公园,游人如织。芳草鲜花,湖光山色,各式各样的游艇,顾客满坐的露天咖啡店,以及穿着形形色色服装的各种肤色的人们和各种各样语言的谈笑声,使你强烈地感到,日内瓦,确是名不虚传的国际城市。
在勃朗峰桥附近有一座小小的卢梭岛,岛上有执笔沉思的卢梭铜像;在日内瓦大学校园里的“改革者墙”上,刻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和他的信徒的浮雕像。……这些使人想见,日内瓦曾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个中心。那矗立在莱蒙湖不远处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厦和附近许多国际组织的建筑群则告诉人们,日内瓦是个国际会议的场所。横跨在罗纳河上岛桥的“岛堡”,被称为日内瓦的“巴士底狱”,这里曾囚禁过日内瓦的爱国者菲贝尔·贝尔特利埃。它告诉你,日内瓦人民为反对外国统治者,进行过英勇的斗争。而日内瓦高楼大厦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组成的各种钟表商标则说明,日内瓦是瑞士钟表工业的发源地。日内瓦只有三十多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国人,但它却是一座多彩多姿的城市。
到日内瓦的人一般都要游历一下“万国宫”,那是二次大战前的“国联”大厦,今天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人们又称它为联合国欧洲总部。包括阿里安纳公园在内,面积达二十五公顷。大厦会议厅前广场上,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铜球,刻有代表十二宫的雕刻,铜球旋转的角度和地球一样。由于联合国会员国的增加和频繁的国际会议,一九七三年又建成新楼,建筑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米。
日内瓦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据说,在日内瓦的各种国际组织及其代表机构达二百多个。根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多达五、六千个会议日。就是说,平均每天有十多个国际会议同时在日内瓦开会。会议最多时,有四、五千个代表和职员在“万国宫”工作。二次大战后,日内瓦举行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在这里召开的各种会议上发出正义的呼声。“国联”的时代,由少数西方大国主宰一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外交家、会议代表、达官贵人、王室成员、资本家、游客……斥充这个城市。因此,日内瓦又是一座挥金如土的城市。据说,日内瓦的生活费是欧洲最昂贵的。
世界上许多名人、作家在日内瓦居住过或游历过: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斯汤达尔、海涅、李斯特、托尔斯泰、狄更斯……但是特别令我们难忘的,是列宁在日内瓦曾经留下革命足迹的地方。在莱蒙湖畔的小镇科西尔,列宁为了出版《火星报》,曾与普列汉诺夫进行过激烈斗争。从一九○三至一九○八年,列宁多次在日内瓦居住。列宁的旧居,现在知道的,有塞谢龙村的住宅、双桥街十七号、蒙布里朗街八号、达维达·迪富尔街三号。工人聚居区加阿日更是列宁常去的地方。
多少诗人赞美过莱蒙湖。亨利·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英国著名诗人拜伦说它象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一九六一年,陈毅同志在日内瓦出席会议期间,也曾写下《日内瓦访列宁故居》等诗篇,其中就有“六十年来变化多,预言一一尽无讹。……西风残照伤摇落,东风丽日喜花开”等佳句。
日内瓦经历了多少沧桑,它的名字几乎每天出现在世界各国报纸上。人们带着各种想象来到这里,又带着各种印象离此而去。(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