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沸腾的生活 出色的成就——记中国政府代表团对罗马尼亚的友好访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4-26
第5版()
专栏:

沸腾的生活 出色的成就
——记中国政府代表团对罗马尼亚的友好访问
四月的罗马尼亚,春意盎然,大地一派苍葱翠绿,到处万紫千红。就在这样的美好季节,陈慕华副总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带着中国人民对罗马尼亚人民的深情厚谊,对兄弟的罗马尼亚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友好访问。
代表团在罗马尼亚先后参观了布加勒斯特、多尔日、戈尔日、布拉索夫、康斯坦察和加拉茨六个县市的二十来个工农企业和社会文化设施。在参观工厂企业的时候,代表团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动人的场面。工人们排成友谊的长廊,姑娘们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把一束束郁金香、石竹花献给陈慕华副总理。尽管语言不通,但罗马尼亚人民用笑脸和掌声来表达对中国客人的友情。中罗两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鼓舞,结成了战斗的友谊。代表团在罗马尼亚短短的几天里,生活得很愉快,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
访问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和罗马尼亚政府代表团,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两次会谈。双方互通了情况,并对进一步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丰富和扩大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内容。特别是在代表团离开布加勒斯特之前,齐奥塞斯库同志亲切地接见了陈慕华副总理和代表团全体成员,他对我国将在二○○○年建成具有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决心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对中国人民的鼓舞和支持。
近几年来,中罗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在不断发展,贸易额逐年增加。两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相互帮助,互相支持。中国客人在克拉约瓦“电力”工厂曾登上这个工厂为中国制造的内燃机车;在布拉索夫汽车厂参观了即将向中国启运的卡车;在克拉约瓦化工联合企业成品车间看到了一袋袋用中文写的“尿素”的化肥。在加拉茨钢铁联合企业,负责同志说,中国是第一批购买这家企业钢板的国家之一。中国供应给罗马尼亚的机器设备、工业原料、轻工业品也深受欢迎。机器制造工业部副部长康·约内斯库告诉中国客人,罗马尼亚购买的中国机床质量很好,他对中国机床给予高度评价。多尔日县委的一位干部说,他作了一个小统计,他家里共有五十多件中国制造的轻工业产品。在陈慕华副总理到康斯坦察港参观的那天,正好有五条中国货轮停泊在港内。
罗马尼亚人民在以齐奥塞斯库总书记为首的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代表团在参观访问当中,不仅仅看到这个国家的秀丽风光,更主要的是看到了罗马尼亚人民为实现罗共十一大和全国代表会议提出的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指标所表现出的高涨劳动热情和忘我的革命精神,以及为改变国家面貌所表现出的决心和信心。
罗马尼亚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给代表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罗马尼亚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引人注目和令人钦佩的。在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七六年期间,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九。近十几年来,钢铁、机器制造、电力、化学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去年罗马尼亚生产了一千一百多万吨钢,按全国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可有半吨钢。电力工业也是以跃进姿态向前发展的,近二十五年来,发电量每隔五、六年就翻一番,去年全国发电量达六百亿度,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二千七百多度。罗马尼亚化学工业发展也很快,在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五年期间,产值增长了一百一十一倍,平均每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点八。罗马尼亚化工产值已跃居世界第十位。罗马尼亚党和政府也十分注意发展机器制造业。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五年期间,这个工业部门的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八点四。现在罗马尼亚生产的机械产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去年全国平均每人约有一吨粮食。这些统计数字生动地反映出罗马尼亚发生的巨大变化。
建设在多瑙河畔的加拉茨钢铁联合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它的建设和发展是罗马尼亚工业高速发展的缩影。这家企业是从一九六○年开始建设的,一九六六年部分投产。现在全企业有两万两千名职工,去年生产了六百万吨钢。企业的扩建工程正在加紧进行,计划到一九八○年生产一千万吨钢,而职工人数仅仅再增加八千人。陈慕华团长参观了这家企业今年一月份投产的有效容积为二千七百立方米的高炉,观看了高炉出铁情况和高炉控制室,随后还参观了企业的钢厂。每个车间里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工作,高炉控制室里三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技术员,通过各种仪表和电钮,控制和掌握着全部生产流程。
代表团在告别了克拉约瓦市后,驱车前往罗全国最大的坑口发电站——罗维纳利火电站。这个电站建设在奥尔登尼亚的褐煤区,巨大的传送带把矿里采出的褐煤直接送入电站。目前,它的装机容量为一百七十万千瓦。沉睡在地下千万年的褐煤被用来造福于人民,发出光和热。这座电站的第一台三十三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是从国外引进的,而第二、三、四台机组则由本国供应。为了进一步利用这个地区的褐煤资源,目前在离罗维纳利不远的图尔切尼正建设一座发电能力更大的坑口电站。它的装机容量将达二百六十四万千瓦,烟囱要有二百八十米高,设备完全是本国建造的。陈慕华副总理参观了罗维纳利电站的国产的三十三万千瓦的机组,询问了机组的性能、运转情况。
罗马尼亚在发展本国科学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积极组织出口,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以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代表团所参观的工厂企业,都有附属的研究、设计机构,研究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加拉茨钢铁联合企业在刚建时,曾引进过外国的设备。现在,除了个别不需要在国内成批生产、国内用量很少的仪表外,绝大部分设备都是自己生产的。与此相适应,罗马尼亚很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业中心和大的厂矿企业都办有专业学校和工业中学,培养工厂的后备队伍。此外,工厂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定期轮流脱产进行专业学习。
总的来说,罗马尼亚工厂企业设备先进,管理制度严格,劳动生产率高,脱产人员少,领导干部熟悉生产情况,劳动纪律好,所有这些都是保证生产稳定上升的重要因素。
巨大的变化、出色的成就、崭新的面貌,这一切都不是轻而易得,一帆风顺的,而是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取得的。进入七十年代后,自然灾害几乎连年不断。一九七○年,全国范围发生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水灾,使国民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一九七三年三月,一场暴风雪袭击了东南部地区,首都降雪八十厘米厚;一九七四年,洪水再次淹没了大片农田、冲进了工厂;一九七七年三月四日,罗马尼亚南部和东部发生的强烈地震,给罗马尼亚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除此之外,霸权主义的威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也接踵而至。然而,勤劳、勇敢的罗马尼亚人民并没有被这些灾祸所吓倒,他们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顶住了种种压力,使国民经济大幅度地直线上升。
陈慕华团长对罗马尼亚人民这种高度的革命精神倍加赞扬,她说:这才是沸腾的生活、出色的成就。中国政府代表团通过这次访问,不仅为增进中罗两党、两国、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和革命团结作出了贡献,而且也向罗马尼亚人民学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高向明 张汉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