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科学治盐碱 荒滩变良田 禹城县改碱实验区近十四万亩盐碱地经改造后,开始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三年来,粮食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07
第2版()
专栏:

科学治盐碱 荒滩变良田
禹城县改碱实验区近十四万亩盐碱地经改造后,开始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三年来,粮食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七
山东省禹城县改碱实验区取得显著成效,近十四万亩盐碱地已开始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这个实验区包括四个公社一百二十个大队,有十三万九千亩土地,位于鲁北盐碱窝中心,地势低洼,历史上旱涝碱严重为害,“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熬硝淋盐不打粮”。解放前,百分之六十的人家逃荒要饭;解放后,长期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最近几年来,经过科学改碱实验,进行水、土、林、肥综合治理,把碱土逐步改成沃土,荒滩变为绿洲。
禹城县改碱区,原来是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一九六六年春季在这里设立的一个“井灌井排”改碱试验点。试验打深机井,提取淡水浇地,降低地下水位,淋洗地表盐分,取得初步成效。一九六九年,由于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科技人员被撤走,科研项目下马。实验区内重新出现土地返碱和生产下降的事实,从反面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家确认,要想改造盐碱窝必须靠科学。于是,禹城县委于一九七四年再建改碱实验区。一九七五年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又加强组织,积极支持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根治海河指挥部等单位派来的科技人员的工作,下决心向盐碱滩进军。
科技人员们虚心向老农学习,对当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盐碱为害和“水”有关。调查发现,当地自然条件大体是冬春旱、夏季涝,由于地下水位高,水中含盐量大,干旱季节地下水带着大量盐分沿着土壤毛细管泛到地面上,造成返碱。根据一九六五年的调查资料,这里地下深层储有丰富的水源,穿过靠近地表面的碱水层打下几十米深,取出了质量很好的淡水。于是,科技人员协助当地社队在全实验区统一规划,建方田,打排井,现已打深机井八百二十多眼,可浇地八万多亩。利用群井提水浇灌,既能淋洗地表面的盐分,又能降低靠近地表层的碱水水位,加快土壤脱盐,同时起到了灌与排两种作用,他们把这种措施称为“井灌井排”。
科技人员除了利用井灌井排控制地下水以外,还进一步采用挖沟排涝排碱,充分发挥“盐随水去”的作用。他们协助地方按照全区规划,在四年中开挖和加宽加深了各种沟渠,修建了桥涵闸,在夏季暴雨季节可以把田间积水随时排走,基本上免除了积涝为害。同时,随着排水每年约可排走三千六百吨盐分,平均每亩二十六公斤左右,大大加快了改碱速度。
几年来系统的试验研究,科技人员根据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看到了盐碱地上水、土、林、肥的互相影响,感到根治盐碱地必须进行综合治理。盐碱窝过去栽树不活,只有极少数又矮又瘦的“老头树”。林业科研人员从外地引进“太青杨”等耐碱树种,从水、土、肥多方面研究栽植方法,解决了盐碱地栽树的问题。现在全实验区已植树三百多万棵、灌木丛一百多万墩,开辟果园四千多亩、桑园四百多亩,各种树木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据科研资料计算,每棵树一年可吸收地下水几十吨,既降低地下水位,又改善当地气候。研究肥料的科研人员总结群众所说“牛瘦长癣,地瘦生碱,肥大吃碱”的经验,帮助社、队大力发展养猪,又从外地引进了田菁、苕子、草木樨等耐碱的绿肥品种,在当地试植成功,对于培肥地力和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都有明显的效果,今年全实验区可种植五万亩。结合改碱治土,实验区还对耕作制度作了一系列改革。
禹城县委通过总结改碱治土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农业科学实验的重大作用。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也更加自觉。县委每年从县级机关抽调一百多名干部,由县委负责同志率领开赴实验区,与科技人员、群众三结合钻研改碱治土的“门道”,及时把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去。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改碱实验仗越打越主动,全实验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治一片成一片,收益一片。据南北庄等六个土地盐碱严重的大队统计,九千九百亩耕地中原来能拿全苗的只有一千七百亩,占百分之十八,现在好地已增到七千亩,占百分之七十。三年来,全实验区粮食产量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七。去年战胜了先旱后涝的严重灾害,亩产达四百斤,向国家交售了三百六十万斤余粮,改变了每年吃国家统销粮的落后面貌。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