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鲁迅的“梯子之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07
第6版()
专栏:

鲁迅的“梯子之论”
董学文
“人梯”精神是可贵的。它意味着团结,意味着无私,意味着献身,也意味着胜利。
四十多年前,鲁迅曾说过这样感人至深的话:
“梯子之论,是极确的,对于此一节,我也曾熟虑,倘使后起诸公,真能由此爬得较高,则我之被踏,又何足惜。”
为了青年的进步,鲁迅一辈子都在做“人梯”。他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扶植青年,从不吝惜精力;他给后辈作者逐字逐页地批改文稿,校勘译稿,用了大量的时间。只要能培养一朵花,他愿做变为肥料的草;倘能培育一株乔木,他甘当默默无闻的泥土。在黑暗的旧中国,鲁迅“但愿有英俊出于中国之心”,不停地“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殷切地期望青年“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
鲁迅以自己的经验深知,在文化科学的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前辈的“人梯”,只能使后来者少走弯路,真能由此攀上高峰,仍需不畏劳苦,百折不挠。因此,鲁迅总是谆谆告诫,“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即使艰险,也要去做;愈艰险,愈要去做。切不可一遇困难,就颓唐、退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