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重看豫剧《朝阳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13
第3版()
专栏:

重看豫剧《朝阳沟》
周扬
河南省豫剧院最近来北京演出《朝阳沟》,常香玉同志邀我看了他们的演出。这个戏我看过不止一次了。隔了十多年再看,还是象第一次看它的时候那样,使我有一种清新愉悦之感。《朝阳沟》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乡土气息浓厚,表演出色。它有教育意义,又有艺术魅力。从观众反映的活跃,也就可以看出这种效果来。
大跃进年代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烈情景又映现在我们眼前,引起了我们对过去生活的种种回忆。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最初投身于这个运动的人们,披荆斩棘,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是光荣的。不管这些当时还是青少年的人们,后来在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当时他们所选择的革命道路,他们和旧传统毅然决裂的勇敢精神,他们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顽强斗志,是永远值得歌颂的。
豫剧是最早尝试演革命现代戏的剧种之一,它们坚持了正确的方向,是有成绩的。
“四人帮”压制《朝阳沟》,不准上演,直到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这个和观众阔别多年,为观众所怀念的好戏,才又重新在舞台和银幕上露面。“四人帮”指责《朝阳沟》写了中间人物。在他们的禁令下,“中间人物”是不许写的。按照他们的什么“三突出”之类的公式,人,不是百分之百地好,生下来就好,就是百分之百地坏,生下来就坏。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大量存在的。这种人徘徊于进步和落后之间,发展下去,可以走向进步,也可以走向落后,甚至反动。中间道路是没有前途的。《朝阳沟》中的那个拖女儿后腿的妈妈,也可以算中间或落后人物吧,经过党和群众的教育和帮助,有了转变,有了进步。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不可以写,不应该写呢?
同对城市贫民的消极面的描写相对照,这个戏是否把农村的光明面写得太理想化了呢?但是,只要我们想一想,这个戏正是表现大跃进年代的火一般的热情,正是歌颂当时我国出现的新事物,我们就会被这种热情和新事物所感染,而忘记它的不足之处了。
任何一个戏,总是可以改的,而且常常是越改越好。但对于一个在人民群众中已有相当影响的戏来说,在修改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它原来的面貌和风格。
可以说,现在的《朝阳沟》,是越改越好,越演越好了。
我祝愿豫剧院的全体同志们继续努力,不断在创作上取得新的成就。
在《人民戏剧》编辑部和文化部艺术局联合召开的座谈《朝阳沟》会上的书面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