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康斯坦察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15
第5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康斯坦察掠影
新华社记者 高向明 张汉文
在深蓝色波涛日夜拍击着的黑海西岸,屹立着一个风光绮丽、有二十五万人口的海港城市——康斯坦察。它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港口,外贸物资进出的门户。这里港湾开阔,长长的码头象一支巨臂一样伸向苍茫的海面。港内有五十多个泊位,港域水面约二百公顷,水深达十二、三米。目前可进入港口的最大货轮为八万五千吨。每年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三千艘货轮进出港口。现在,港口的年吞吐量达两千万吨左右,而一九六五年仅仅是四百万吨。现在海港百分之九十以上用机器装卸货物,但在十年前只有百分之三十用机器装卸。这几个简单的数字不但初步说明康斯坦察港十多年的工业变迁,而且勾划出罗马尼亚国民经济欣欣向荣的一个侧面。
四月的黑海之滨,碧空如洗。当我们走进港区的时候,就被港口一派繁忙的景象所吸引。高大的龙门吊车摇着铁臂,忙于装卸货物。满载的车辆在码头上来往奔驰。汽笛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传向无垠的海面。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停泊在码头的首尾相接的各国轮船中有五艘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的货轮。从祖国的口岸破万里浪、乘长风而来的这些货船,不正是中罗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的见证么!
热情好客的港务局副局长利·乌尔苏同志在向我们介绍了康斯坦察港过去、现在的情况和今后发展的远景规划后,陪同我们登上一只小艇,浏览港口的全貌。小艇在欢乐的汽笛声中沿着海岸由北向南驶进。我们先观看了右侧的几个码头。这是杂货作业区,是港口的最老部分。先前,这里只能停泊少量船只,经过扩建,它的装卸能力已经大大增加了。
杂货区以南是康斯坦察造船厂。在六十年代,它是一个规模不大的修船厂。进入七十年代后,它以跃进的姿态向着世界造船先进水平前进。继一九七二年建造出了第一艘五万五千吨矿砂轮后,一九七七年五月,一艘十五万吨的油轮凯旋地出坞了。我们在小艇上极目眺望,造船台上的巨轮露出巍巍身影,工人们辛勤地劳动着。
小艇沿着港湾继续航行。乌尔苏同志指着造船厂以南的一片土地说,那里将是多瑙河—黑海运河的入海口。这条运河全长六十四公里,挖成后将缩短多瑙河到黑海的距离。它不仅便利交通,而且还将给人们带来电力、灌溉的收益。运河两岸将兴建一批现代化的工厂。
在观看了新建的油码头、矿砂码头之后,小艇调了头,沿防波堤北上。两条长长大堤象强健的双臂,环护着港区,把黑海的汹涌波涛拒于港口之外。这两道防波堤和其它新码头,完全是用填海的办法建造起来的。港口建设者们把数百万吨石块和混凝土块投入海中,铺砌了总长十四公里、被称为“石头大道”的堤坝。
在参观了集装箱码头之后,小艇平稳地把我们送回登船的原地。这一番短短的巡礼,勾起了我们对这个港口历史的缅缅怀想。两千多年以前,罗马尼亚人民的老祖先达吉亚人曾在康斯坦察劳动生息。他们同那些划着木舟、从地中海沿岸国家远道而来的商人交换各种货物。康斯坦察在当时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小商埠。从这里出土的大量石雕、劳动工具、金银物饰等,就是罗马尼亚古代文明的记述。从公元一世纪以后,直到一九四四年罗马尼亚解放,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外国入侵者的多次洗劫、本国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使康斯坦察成为一个工业微弱、农业极端落后的穷地方。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虚假繁荣起来的这个港口,却成了帝国主义鲸吞罗马尼亚人民财富的咽喉。它们把掠夺来的大批粮食、木材和原油,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装上轮船运往国外。直到人民掌握了政权,康斯坦察才结束了悲惨的命运,获得新生,走上迅猛发展的道路。
走出港口,我们驱车进入康斯坦察市区。夹道的一幢幢高楼掠眼而过。这些是近几年来,罗马尼亚政府拨款兴建的“旅馆群”。这些建筑布局协调,式样新颖,色调丰富,和林荫草坪相掩映,显得多么宁静与雅致!正是美丽的滨海风光和精巧的建筑物使康斯坦察成为著名的疗养和旅游胜地。罗马尼亚旅游部所属单位在这里拥有十二万张床位,占其总床位的百分之六十。每年夏季,游客云集,人们或来这里参观,或来度假,倾听着黑海的涛声波语。
我们站在海滨的一条长堤上,凭栏眺望,港口的外貌一览无余。繁忙的海港、幽静的游览胜地,这两个似乎不很协调的概念却在康斯坦察身上统一起来了。这种和谐的统一正是世世代代的罗马尼亚人民用智慧和劳动铸成的。罗马尼亚同志自豪地把康斯坦察誉为“黑海滨的明珠”。我们想,用华光闪闪的明珠来譬喻康斯坦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附图片)
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 罗通社稿(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