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为侵略扩张造舆论——评苏联长篇小说《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15
第6版()
专栏:国际书窗

为侵略扩张造舆论
——评苏联长篇小说《岸》
林文
为了配合社会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而竭力制造“缓和”骗局,已成为当今苏联文学中的一个特点。获得一九七七年苏联国家奖金的小说《岸》,就属这类作品。
《岸》的作者是以写战争题材作品而深受苏联统治集团推崇的尤里·邦达列夫。他在五十年代就曾以其反对革命战争、宣扬和平主义的小说《最后的排炮》博得苏联文坛的吹捧。此后,他又写了借斯大林格勒战役来鼓吹“军事爱国主义”的小说《热的雪》,被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上吹嘘为苏联文学的“新成就”。他与另外两人合伙炮制的所谓“电影史诗”《解放》(一九七○年),曾在国内外喧嚣一时。
小说《岸》描写的是主人公尼基金两次在德国的生活片断。
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时,苏军炮兵排长尼基金中尉随炮队进驻柏林郊区的一个小镇。士兵们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每天不是玩牌、喝酒,就是谈女人、争风吃醋……。由于尼基金使德国房主的女儿埃玛免遭炮长的强奸,还放走了她的弟弟,于是这个十八岁的德国姑娘就委身于这个具有“俄罗斯人道主义”的“救命恩人”。可是,炮队五天后调走了。战争破坏了他们的“幸福”。
战后,尼基金成了作家。他的“描写非斯大林化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小说”引起了“西方的兴趣”,由此他就成了西方各种“国际讨论会”上的常客。
小说一开始,尼基金和他的好友、作家萨姆索诺夫去汉堡参加为期五天的所谓“欧洲各国作家圆桌会晤”,就战争与和平、欧洲安全、西德归宿、道德精神等问题进行“探索”和“争论”。尼基金发现,这次“会晤”的发起人赫伯特太太,就是当年的埃玛。久别重逢,使尼基金十分激动,往日的旧情涌上心头。于是尼基金领悟到一个“真理”:人们不应相互隔离、彼此怨恨和仇视,而应通过“缓和途径”,一起走向“永恒和平”的“阳光灿烂的彼岸”。
这部小说大谈“拯救人类”,以兜售苏联的“缓和途径”。作者通过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吃过苦头的、自称小丑的酒店老板,宣扬所谓“善良和觉醒”,“爱一切人吧……甚至敌人都要爱……”,宣扬世界上“没有民族差别,没有德国人和犹太人之分,也没有俄国人和美国人之分,大家都是兄弟,人人平等,我爱人人!”这样,才能摆脱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否则,人们就会变成“彼此吞噬的机器”,到那时,“谁还会生小孩?谁还会延续人种?”以此来肯定尼基金所兜售的“缓和途径”。
但小说的作者又特意安排了赫伯特太太的一段表白,说她不仅仍然“爱”尼基金,而且也“爱”俄国,希望那个俄国中尉“带着自己的大炮回到德国来”。这就拆穿了作者鼓吹的所谓“缓和”骗局,而赤裸裸地暴露了新沙皇企图霸占整个德国、通过战争来征服欧洲的侵略野心。
作者自称,他的小说要指向“现代”。而这部小说于一九七五年出笼时,正是勃列日涅夫集团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三十周年之机,无耻地把自己打扮成欧洲解放者和人类的救世主。近年来,苏联一面竭力兜售“欧安会”的“缓和”骗局,一面变本加厉地秣马厉兵,加紧对欧洲的军事威胁。人们不难看出,小说《岸》的“现代性”就在于,它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达到称霸全球的彼岸,为了大搞假缓和、真扩张而精心制造的反动舆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