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千年“神虫”落网记 我国科学工作者掌握粘虫迁飞规律,控制粘虫危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17
第2版()
专栏:

千年“神虫”落网记
我国科学工作者掌握粘虫迁飞规律,控制粘虫危害
编者按:华主席在全国科学大会的讲话中,要求亿万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进步伐。本报今天向读者介绍农业战线一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掌握粘虫迁飞规律,控制粘虫危害。
粘虫在我国分布很广,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全国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经过艰苦努力,掌握和运用粘虫季节性迁飞的规律,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有效地控制了粘虫的“暴食为害”,每年约可从虫口夺粮几十亿斤,充分显示了农业科学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也生动地证明:大力开展农业科研活动,是加快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步伐的一项有力措施。
科学,在辩证唯物主义战胜主观唯心主义的斗争中逐步发展;
奇迹,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革命运动中不断创造!
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有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全国范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没有攻不破的科学城堡!
请看千年“神虫”落网的故事吧。
(一)
素有“神虫”之称的粘虫,又名虸蚄、夜盗虫、剃枝虫、五色虫,在我国分布很广,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向以“突然而至”、“暴食为害”的特点著称,有“来去无踪,神出鬼没”的传说。往往是今天晚上还没有什么迹象,明天早起就会突然出现在农作物上,蚕食庄稼叶片,蔓延迅速。稍有疏忽,几天之内能把庄稼咬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据有关部门统计,粘虫每年约损害粮食五十多亿斤,等于夺去了一千万人的口粮。
翻开历史文献,早有粘虫猖獗为害的记载。从北魏到明末清初的一千二百年间,大规模发生,造成严重危害的计三十余次。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农蚕经》中写道:虸蚄将出,“遍地蠕蠕,打稍懈则禾立尽,打太久则禾亦枯,难为力矣。”《登州府志》的记载更为详明:“清雍正二年,二月栖霞虸蚄生,伤禾苗,夏无麦。”长期以来,在主观唯心论的束缚下,人们不但无力征服它,反而视为“神虫”,修庙祀奉,乞求“老天爷”显灵,收“神虫”归天。至今,在河南滑县,人们还可以看到“虸蚄庙”的残迹,与解放后新建的“虫情测报站”形成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
解放以后,党中央、毛主席十分关心农业生产。一九五六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作出十二年内基本消灭粘虫危害的规定,二十多个科研单位接受了这个研究项目,揭开了研究、防治粘虫的序幕。
要消灭粘虫,并非轻而易举。只有对周围环境作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准确地掌握粘虫发生期和发生量,才能在千头万绪中揭开“突然而至”的秘密。
一个实验室里,饲养着几十万头粘虫。科技人员精心观察各虫态的趋食性和对不同温、湿条件的适应性;分别给粘虫喷洒不同药物,筛选高效低毒杀虫剂;显微镜下的手术台上,解剖了上万头粘虫,研究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
一连串的疑问解决之后,研究范围更加集中:变化多端的气候对粘虫生存有没有影响呢?经过耐寒力试验,发现各虫态在摄氏零度条件下,生存期超不过三十天。受气候局限,粘虫在北方能不能越冬呢?科学工作者开始了“越冬调查”。十月的东北,寒风凛冽,旅大市农科所的同志和调查组来到长海县一个海岛上,检查了许多山洞、石缝、草棚和树林中的枯枝落叶,搜寻了一个多月,找不到任何粘虫虫态。在华北、东北各地,科技人员调查了各种复杂环境,取样挖土二十多万平方米,也找不到粘虫的踪迹。而在长江以南各地,仅取样挖土几千平方米,即查到大量虫态。
一年,两年,三年……
日历翻到一九六二年,科技人员掌握了古今中外各种有关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终于理出了头绪:粘虫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科技人员在中国地图上,划出了“粘虫越冬分界带”——北纬三十二度至三十四度,分界线定为北纬三十三度。
科学工作者多么渴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啊!可是,越冬分界线的划定,并没有从根本上弄清粘虫的来龙去脉,反而提出了新的疑问:既然粘虫在北方不能越冬,那么它们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呢?
(二)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挂着一幅标有十二个箭头的“粘虫迁飞路线图”。古往今来,有多少个昆虫学家苦苦探索的难题到底得出了结论:粘虫在我国东半部,共有五个发生世代区。冬季在北纬三十三度以南的两个世代区发育为害或冬眠;三、四月间羽化后,依次飞往北方的三个世代区发育为害。九月底迁飞南方越冬。这些箭头凝聚着科技人员沸腾的心血和坚强的毅力!
征服粘虫,控制其危害,夺回一千万人的口粮。高度的革命责任感经常在科技人员的心头萦回,使他们的脉搏和社会主义大农业一起跳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光博同志,很早就研究农作物虫害。全国解放后的八年时间里,他曾参加过“扑灭蝗虫”的重大科研项目。一九五七年来到粘虫小组后,他不分昼夜地翻阅和搜集各种有关资料,亲自跑到二十多个省、市农村调查研究,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自然。他掌握了粘虫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而且在各地的发生期相互交错的规律后,就和其他科研人员共同提出粘虫季节性迁飞的设想,并绘制出一张粘虫成虫迁飞为害图,一九六一年提交全国粘虫会议讨论,并在党组织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试验——标记回收。九月,粘虫在山东的为害活动基本结束,科技人员在该省沾化县富国村的田间,并排设置了二百多个干草把,涂上粘虫蛾喜食的糖酒醋混合物。入夜,草把上果然诱来大批虫蛾,科技人员迅速向虫蛾身上喷洒染色剂。送走了第一批,迎来了第二批、第三批。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战斗,十一万头标有红颜色的粘虫蛾陆续飞走。不久,安徽省望江县宝塔大队收到两头红色虫蛾。李光博想,虫蛾离开山东后,应该向安徽方向迁飞,但只此一处收到还不能作为可靠依据。一九六二年,他们又分别在福建、山东、江苏、河北等省的六个点上,标记了八十万头粘虫蛾。结果,又有两处收到,共计三头。
难题,象沉重的铅块压在科技人员的胸口。“既然粘虫迁飞符合客观实际,为什么标记回收没有显著效果呢?”深夜,人们都已经睡熟了,李光博还在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他把被粘虫咬破的玉米叶、咬断的麦杆和嚼烂的嫩谷穗紧紧地攥在手里,额角滚下一串串黄豆大的汗珠。党委负责同志找他谈心,进一步提醒他: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股强大的暖流使李光博振作精神,总结两年标记回收的经验和发动群众不够充分、回收方法不当的教训,重新进行试验。一九六三年,他们根据粘虫活动的不同时期,先后在福建、湖南、广东、山东、江苏、辽宁等省的十个点上,标记虫蛾一百三十万头。结果,由于组织严密,回收细致,各地都按期收到了标记虫蛾,成功地证实了粘虫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为害的规律。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追寻粘虫的踪迹。参加回收标记虫蛾的基层干部、公社社员数以万计,这些无名英雄们默默地为征服粘虫做出不可少缺的贡献。
这是党中央的指示;这是列入国家规划的科研项目;这是虫口夺粮的战斗!全国各行各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探索粘虫迁飞的规律时,山东沿海渔民反映,渤海海面上曾经漂浮过大量粘虫蛾,认为是大风吹落的。根据这条线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物系以及辽宁省旅大市农科所合作,会同航海部门,于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在渤海上进行了三年海面捕蛾。沿七条航线出航三百五十四次,捕到虫蛾一百二十二次。获取了粘虫季节性往返迁飞的可贵依据。
一九六二年秋季,河北省衡水县的夜空,常有冲天的灯光,不断变换方位。这是科研工作者调查粘虫蛾的飞行高度。
缺乏照明工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河北省空军某部马上送来探照灯,迅速接通电源;人手不足,衡水地区农科所的同志赶来帮忙。经过十五个夜晚的高空侦察,证实了粘虫蛾低空飞行的特征,为以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重要资料。
(三)
一九七八年二月下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向一代粘虫常发区发出虫情预报:因冬季气温偏高,今年越冬代成虫始蛾期较早,三月上、中旬可诱到虫蛾,倾向于大发生趋势,应适时组织防治。
杀死一头雌蛾,胜过消灭千头粘虫,又可节省药剂。这是有利时机。位于北纬三十三度至三十六度之间的有关地区,很快开展了虫情测报和综合防治:
麦田里,涂有糖酒醋混合物和“六六六”诱杀剂的谷草把插起来了,一批批粘虫蛾被毒死;
粘虫蛾喜欢隐身和产卵的枯萎“杨树枝把”也插在了田间,日出前便可捕杀虫蛾。几天以后,杨树枝上密布的虫卵快要变成幼虫,社员们就把它烧掉,田间换上了新的枝把;
为了消灭“诱蛾”和“诱卵”后漏网的粘虫,许许多多生产队准备了高效低毒虫药,在粘虫尚难造成危害的三令前喷洒毒杀……
准确的预测预报,有效地指导了灭虫工作,为农业生产免除了灾害,奠定了丰收基础。这次成功的预报,不过是防治粘虫全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一九六四年以来的四十多次预报都很准确。基本上控制了危害,做到大发生时不成灾。
共产党不是算命先生,为什么能对未来的虫情了如指掌呢?关键在于全国范围的协同作战,撒下了防治粘虫的天罗地网。一九六三年,粘虫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的规律揭晓后,虫情测报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分别建立了虫情测报站,适时报告粘虫发生的时间、趋势和防治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再按照虫蛾迁飞速度、产卵量和气候等各种环境的变化,分析报告下一代粘虫发生区的时间、趋势,以便有计划地、稳、准、巧、省地消灭粘虫。
“神虫”终于落网了。从探索粘虫迁飞的客观规律,到控制粘虫为害,充分显示了科学的作用和威力。许多外国专家写信赞扬这项可贵的科研成果,索取有关资料。人们向大自然的进取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国科技人员又制定了新的研究方案,决心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在扑灭粘虫、消灭一切害虫的斗争中继续长征!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