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远朋变近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17
第6版()
专栏:

远朋变近邻
五月四日清晨,首都机场红旗飘扬。七点四十分,一架被阳光照得格外耀眼的“银燕”腾空而起。为庆祝北京—贝尔格莱德中南首次直达航线通航,由中共中央委员、甘肃省革委会副主任王世太为团长,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黎明和中共中央委员、政协副秘书长蔡啸为副团长的中国友好访问团,怀着中国人民对南斯拉夫人民的兄弟情谊,乘机离开北京飞往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是德拉沃”(“您好”),“赫瓦拉”(“谢谢”),“德鲁日”(“同志”),机舱内,一片欢笑声。代表团争相学着这几个既普通又亲切的南斯拉夫词汇。大家的心情十分不平静:只要短短的十三个小时,就能看到那美丽的国家,英雄的人民。但是,这十三个小时又是那么长,因为大家想要同南斯拉夫人民共叙友情的愿望是多么的急切啊!
战 斗 的 传 统
中国友好访问团抵达贝尔格莱德的当天下午,就向南斯拉夫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这座纪念碑建立在贝尔格莱德郊区的阿瓦拉山顶上。纪念碑正背面的左右两侧,立有八个身穿民族服装的石雕人像。他们警惕地注视着敢于来犯之敌,守卫着南斯拉夫的自由和独立。
访问团在南斯拉夫访问虽然仅有短短的七天,但是,对南斯拉夫人民酷爱自由独立的光荣传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斯拉夫人民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争取民族的解放进行了长期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无论是在以“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而著称的古城杜布罗夫尼克,还是在繁华的萨格勒布,都能听到有关那里人民的斗争事迹。
铁托总统旧居的所在地——库罗姆维茨地区,早在四百年以前就曾发生过南斯拉夫最大的农民起义。这次,当代表团访问铁托总统旧居时,只见整个街道,五彩缤纷,男女老少象过节一样,站在街道两旁,少先队员们在露天舞台上朗诵诗歌。原来这是当地人民在为庆祝他们敬爱的领袖铁托总统五月二十五日生日而举行的隆重的传统仪式——全国接力棒赛跑。他们为了表示对自己的领袖的敬仰,在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用义务劳动和志愿献款在铁托总统的旧居附近盖了一所政治学校。来自各地工厂、部队的优秀工人、战士可以在这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南共联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去年,铁托总统还亲自来学校讲了三天课呢!
南斯拉夫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把南斯拉夫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而辛勤劳动。在杜布罗夫尼克,访问团所住的“自由”旅馆的经理娜塔丽亚·格尔塞蒂奇的辛勤劳动和工作热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九四一年当她还是一个共青团员时,就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今天,这位反法西斯的老战士已是一个有着两个工程师儿子的母亲,但她精力充沛,工作出色,被选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议员。当她给我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和成就时,是那样地高兴和自豪。她说:“‘自由’旅馆是我的第一个家,家庭只是我的第二个家”。由此可见,她是怎样热爱自己的事业了。
可 喜 的 成 就
访问团由机场驱车进入贝尔格莱德时,一路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建筑形式的高楼大厦。有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公寓楼房,有的是高耸入云的独座大楼。街上是来来往往的急驶如梭的汽车和电车。在贝尔格莱德的旁边已建起了一座新贝尔格莱德。但人们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遭到了何等严重的破坏和惨重的牺牲,全国一半以上的企业被摧毁,人口牺牲了将近百分之十一。
五月十日,访问团从贝尔格莱德坐上快艇沿着多瑙河由西往东向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边境的铁门水电站驶去。这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水电站之一,它是和罗马尼亚合建的,一九六五年开始施工,一九七○年开始发电,前年已开始全部投产。
我们在贝尔格莱德郊区参观了贝尔格莱德农工联合企业,这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南斯拉夫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这个农工联合企业原来是一块沼泽地,战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用义务劳动在这里建立农场。现在,它已成为一个具有十万公顷土地面积的农工联合企业,既有农场,又有农产品加工厂,还有食品销售店。贝尔格莱德绝大部分的奶制品都由这个企业供应。这里的养牛场和奶制品加工基本上是机械化操作和管理的。牛犊、奶牛排列在冲洗得很干净的牛栏里,逗人喜爱。
南斯拉夫人民不仅保卫了祖国,赶走了侵略者,而且也善于建设祖国,改造自然。他们为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感到自豪,对更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
温 暖 的 友 情
北京—贝尔格莱德航线通航在中南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空中桥梁,这不仅使两国的地理距离大大缩短,也使两国人民的感情更加接近。
友好访问团作为参加通航的首批客人,在南斯拉夫到处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使大家象在自己家里一样感到温暖、亲切。在短短几天的访问期间,访问团受到了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副主席贝·舍费尔、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约·弗拉霍韦茨等领导人的接见或宴请。他们都强调指出,去年铁托总统访华时同华主席进行了成功的、历史性会谈,为发展南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和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这次中南航线通航就是会谈成果的具体体现。
中国人民和南斯拉夫人民早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就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副主席米·马尔科维奇在接见访问团时说:“三、四十年前,当我们还是青年时,就曾注视过你们党开始的斗争。尽管我们相距很远,但是,当知道你们取得了胜利时,我们非常高兴,因为你们的胜利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时代。”
南斯拉夫同志们总是怀着钦佩的心情谈到我国的长征。当他们知道访问团副团长黎明同志曾参加过长征,都对他投以尊敬的目光。一些参加过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战争的老游击战士更是紧紧地握住黎明同志的双手,相同的斗争经历使他们变得更加亲近了。
过去,反法西斯的共同斗争象一根纽带把相隔遥远的中南两国联系在一起。今天,反帝、反殖、反霸的共同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又把我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而北京—贝尔格莱德航线的通航,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战斗团结和友好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南斯拉夫友好访问团又同中国友好访问团同机来到了中国。飞机上,一位南斯拉夫同志认真地阅读着封皮印有毛主席像的介绍中国的书;另一位南斯拉夫同志深情又兴奋地对中国代表团的同志说:“我去过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但是,我最大的愿望是要看看伟大的人民中国。今天,我已来到了中国,我是多么高兴啊!”我们相信,北京—贝尔格莱德的直接通航,将使中南两国各方面的来往更加频繁,从而把中南友谊的大道开拓得更加宽广。
本报记者 丁一薇(附图片)
中国友好访问团参观南斯拉夫航空学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