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东兴镇一瞥——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难侨惨状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5-26
第4版()
专栏:

东兴镇一瞥
——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难侨惨状纪实
五月中旬,记者来到我国大陆南方的边境城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兴镇,亲眼看到了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难侨的情景,并且隔河瞭望,看到了对岸越南军警追赶殴打难侨的惨状。
北仑河畔的东兴各族自治县,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县隔水相邻,两岸房舍田园相望。两国边境人民同饮一江水,友好往来不绝。然而现在,由于越南当局大规模迫害和驱赶华侨,这条河的上空笼罩着乌云。
记者走上东兴镇河堤,向对岸的越南芒街望去,只见一片开阔的河滩上,围着一群群拖儿带女的被难华侨。母亲在哄着啼哭的婴儿,精疲力尽的老人席地而坐,有些难侨正坐上小船向北岸驶来。
一些难侨从河水较浅的地方,趟水过河。在淹没腰部的河水里,有的难侨肩扛一卷行李,有的推着一块漂在水上的木板。一位难侨妇女背着幼女,肩挑行李,一步一步艰难地过河。
对岸树荫下,竹丛边,站着荷枪的越南士兵,监视着准备渡河的难侨。有些越南士兵和公安人员在河滩上追赶和殴打难侨,劫夺难侨的财物。
在我方渡口,刚过河的难侨们相互帮助,扶老携幼,踏上祖国的土地。老人们一下船,就对前来接待的祖国亲人说:“顺遂了!顺遂了!”(平安了!平安了!)一对难侨夫妇挑着劫余的衣物用具,带着两个孩子上岸。妹妹坐在爸爸挑着的箩筐里。约莫十三四岁的大孩子紧紧跟着妈妈。由于日夜长途跋涉,这个孩子的两只脚肿胀得很厉害。河堤上,人们一群群地围着交谈,含着激动的泪水倾吐着回到祖国的心情,愤怒地控诉揭露越南当局一桩桩迫害华侨的行径。一位惊魂未定的妇女,向人们诉说她一小时前在离越途中,目睹一个难侨青年遭受六个越南士兵围殴而身受重伤的惨状。五月九日,居住在离芒街四华里的坡屋村华侨老农沈耀坤,挑了两小筐木薯,在一个学校门前被越南士兵拦阻。他们用刺刀对着他的胸口,反扭他的双手,还抢走了他的木薯。沈耀坤的右手食指被扭断,皮肤开裂,他负伤回国后立即被送到东兴县医院治疗。
北仑河这边,从早到晚,站着一排排归侨,忧虑的目光凝望着对岸。孩子在等着滞留在越南的父母,老人在等着未归的儿孙。多少人家被越南当局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从下居归来的老华侨朱世文,回国已经十一天,天天到河边来等他十八岁的儿子,每天都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他对记者说:“儿子没有回来,我的心象火烧啊!”
一位东兴镇的老居民回忆起十年前北仑河边出现的渡船穿梭往返、中越人民在斗争中患难与共的情景。他对记者说,当时美帝国主义在越南北方狂轰滥炸,河内、海防和芒街大批居民越境来东兴疏散。越南人民和华侨一起,把老人、妇女和儿童送过河来。我们东兴镇的家家户户,热情友好地接待、安置了近六千人,他们直到一九七一年才返回越南。这些动人的情景,两国边境人民是记忆犹新的。想不到越南当局今天竟这样破坏中越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实在令人痛心!
记者看到,对岸横黎坡上有一片紧靠北仑河的民房,屋顶全被揭去。一位难侨对记者说,这一片断墙残壁是越南当局迫害华侨的铁证。横黎坡是芒街华侨集中居住的地方。芒街当局于今年二月间宣布沿北仑河建立所谓“净化区”,强令华侨迁到内地去建设所谓“新村”。横黎坡华侨含泪离别多年辛勤建设的家园,纷纷回国。居住在芒街的华侨居民苏平,向记者揭露了近年来他亲身遭受的种种迫害。苏平出生在海防市,二十一岁就参加了越南的革命斗争,身上还有在越南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留下的伤痕,曾在广宁省电影公司工作。由于越南无理排斥华侨,他没有到退休年龄就被迫退休。但退休金养不活一家六口,他只好靠垦荒种菜度日。去年底,他家还被断绝粮食供应两个月。苏平说:“今年以来,越南公安人员又加紧了对我的监视,使我不得不离别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离别朝夕相处的越南人民,回到祖国。”
祖国亲人怀着深厚的感情接待遭受苦难的回国华侨。东兴镇家家户户腾出房屋安排难侨住宿。一队队客车把归侨送到华侨农场安置,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接待站里,七十六岁的归侨老人黄满告诉记者说,他是广西合浦县人,二十岁到越南当矿工,六十岁退休,每个月给的退休金不能糊口。他孑然一身,生活无着,依靠矿区左邻右舍的华侨接济度日。老人回到祖国时,只有一身破衣服,一床破棉毯。今天,他一回到祖国就领到了崭新的蚊帐、草席和生活费,激动得热泪盈眶,心头有千言万语要向亲人倾吐。
新华社记者 马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