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在劳动力管理上大有文章可作 无锡县委多年来狠抓农村社队的劳动管理,他们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劳动力管理的高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6-02
第3版()
专栏:

在劳动力管理上大有文章可作
无锡县委多年来狠抓农村社队的劳动管理,他们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劳动力管理的高水平。”
“发展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劳动力管理的高水平”。这是中共江苏省无锡县委在抓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出的体会。近几年来,他们顶住“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不断改进劳动力的组织管理,健全生产责任制,实行精耕细作,使粮食产量高产再高产,成为全省第一个粮食平均亩产跨“双纲”的高产县。这个平均每人只有八分耕地的县,不仅粮食自给有余,每年还向国家交售粮食三亿多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全县副业和工业生产也都发展很快。
(一)
地少人多的无锡县,长期以来在劳动力的管理和使用上,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一九六五年就上了千斤。但是,在此之后,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搞乱了农村经济政策与劳动力的管理制度,许多社队出现了
“生产无计划,劳动无组合,上工一窝蜂,干活大呼隆”的现象。结果劳动工效和农活质量普遍下降,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徘徊不前,甚至倒退。
无锡县委动手扭转这种情况,是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鼓舞下,大力推广洪声公社蔡家里生产队加强劳动力管理的经验开始的。蔡家里生产队原是一个受“四人帮”之害较深的单位。一九七○年,他们在社员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毅然恢复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定额管理,并将全队劳动力合理搭配,分成三个相对固定的作业组,实行“四定到组”:即根据劳动力情况定任务,根据农活要求定质量,根据季节茬口定时间,根据定额标准定报酬,同时搞小段评工,农活质量检查验收。这样,过去那种“干部乱派工,社员磨洋工”的混乱情况很快不见了,生产秩序井井有条,劳动工效提高一倍以上。这一年,随着劳动力管理的加强,农活质量提高,粮食单产比上年增加一百二十九斤,总产量增加三万七千多斤。
蔡家里生产队的经验推广后,一九七一年全县各社队学习这个生产队的做法,初步改善了劳动力管理,建立和健全了评工记分和生产责任制,社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过去,这个县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是改一年两熟为三熟,但由于劳动力紧张,三熟制面积推广不开。现在,全县三熟制的面积当年就上升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粮食总产量创纪录地猛增了一亿四千多万斤。县委从这一变化中深刻体会到,要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就必须抓紧劳动力的管理,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从这年起,他们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和整顿,不断加以改进。
(二)
为了适应农业高产稳产需要,无锡县在劳动力管理上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如今,各社队已在农田水利、积肥、造肥、植物保护、育秧等一些重要农活上,普遍建立了常年的或季节性的专业队(组)。这些专业队(组)因核算单位不同,有大队统一组织的,有几个生产队联合举办的,也有生产队单独成立的。专业队(组)比起综合性的作业组来,劳动分工更合理,责任制度更严密,能更好地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便于人们钻研农业技术,发挥专长。全县通过专业队(组),在短短几年内培养出四万多名有各种专长的农业技术骨干。许多有一技之长的老年社员,不仅有了用武之地,还带了一批青年徒弟。
实践证明,建立专业队(组),是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提高精耕细作水平,夺取农业高产稳产的可靠组织保证。
无锡县地处江南水乡,水源丰富,但过去大部分农田排灌不分,地下水位高,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兴修和改建大量排灌渠道、涵洞、桥梁和闸门等工程。这些工程标准高,技术性强,过去靠冬季农闲调派一般社员抢修,质量差,进度慢。各社队感到这样搞不行,随后就改变了做法,抽出有这方面专长的社员组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业队,配备专用的工具与器材,专门负责修建这些工程。从此,工程质量提高,进度大大加快。七年内完成的土石方超过以往二十二年的总和,使全县百分之七十五的农田排灌自如,地下水位下降,为农业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里的粮食作物以双季稻为主。俗话说“秧好半年稻”,育秧工作十分重要。以前,许多社队水稻产量不高,与秧育得不好关系很大。近几年各社队相继建立了育秧专业队
(组),狠抓育秧工作。育秧专业队员从平整秧田到秧苗移栽,道道工序熟悉,并能根据气候的变化采取对策,因而培育出的秧苗块块苗齐苗壮。
去年春天,这个县遇到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但各社队很少发生烂秧现象。
防治病虫害,全县有了一支由专业队组成的治虫队伍,平时密切观察病虫害动向,钻研防治技术,一旦发现虫害蔓延,立即出动,协同群众作战,成效十分显著。一九七七年,单是晚稻一季,由于防治稻飞虱和卷叶虫工作做得及时,粮食损失减少五千多万斤。
过去,人们常用“绣花”来形容这里的精耕细作,自从加强了劳动力管理并把一些重要农活专业化之后,这种种田如绣花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使农业生产在高产的基础上仍能大幅度地增产。全县在一九七一年以后的六年中,粮食单产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六点三。
(三)
无锡县在处理农业、副业、工业三者关系上,也注意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劳动力。他们在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劳动力的前提下,抽出一定劳动力举办副业和工业,使农业、副业、工业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蚕桑是这里的一项大宗传统副业,但在蚕桑生产的紧要时间,正是农业的大忙季节,两者矛盾很多,常常顾此失彼。近几年,各社队多方挖掘劳动潜力,组成了以附带劳动力为主的蚕桑专业队,一举解决了粮、桑之间争劳动力的矛盾。桑田常年有人管,农忙不落空。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全县结束了蚕茧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连续两年大幅度增产,按用叶面积计算,亩产超过了百斤。蚕桑发展后,为农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有机肥料。
在兴办社队企业上,无锡县认真执行了亦工亦农的管理制度。全县一千九百多个社队小工厂从事工业生产的九万多名社员,农闲做工,农忙务农,农业、工业生产两不误。社队工业积累单是去年一年就向农业投资了二千八百多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 袁养和 刘宗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