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湖南邵东县集市贸易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6-13
第2版()
专栏:

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湖南邵东县集市贸易调查
湖南省邵东县认真执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集市贸易工作做得比较好。在这个九十多万农业人口的县,已经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放了二十四个农村集市贸易场,基本上做到了方圆十多里路有个集市,既方便了群众,补充了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某些不足,又活跃了农村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七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九。一些多年脱销的传统小商品和山货、土特产也恢复发展起来。邵东县的事实说明,开放集市贸易,对国家、对集体、对群众都有好处。
前几年,由于“四人帮”假左极右的思想影响,邵东县一度把农村集市贸易这种交易形式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采取行政手段,硬性关闭了汪塘、三圣庙等一部分农村集市,对周围工矿较多的火厂坪集市,不适当地减少了集期,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基层干部也有意见。他们说:“卖的卖不脱,买的买不到,真是‘和尚脑壳’——没发(法)”。火厂坪公社盛产鱼苗,每逢春夏,交易活跃,当地市场关闭后,社员买卖鱼苗要跑很远,埋怨说:“跑几十里路,把鱼苗折腾死了。”仔猪和红薯秧苗的交易也如此,社员说:“多的在家里发愁,少的急得跺脚。”社员们还说:“关了集市连草鞋也买不到,真误事。”汪塘等地的社员为了进行余缺调剂,互通有无,把关闭的集市又恢复起来了。
在揭批“四人帮”斗争中,邵东县广大干部社员分清路线是非,认识到在国家行政管理和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集市贸易,决不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汪塘公社小扶大队贫农老大娘赵青秀说,把集市贸易也说成是什么“搞复辟倒退”,一刀把它砍掉了!对我这个孤儿寡母的家庭来说,害处更大。夏天有点儿小菜卖不出去,收入减少;冬天我没有劳动力,断了“来路水”,要买点炭末子取暖也困难。我们贫下中农一不投机,二不经商,互通有无,怎能说是搞资本主义呢?赵青秀的话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去年汪塘公社和火厂坪公社的干部、群众,正式要求批准恢复汪塘和火厂坪的集市贸易,并设立了交易所,加强管理,市场情况很好,群众满意。
从调查的情况看,搞好农村集市贸易对于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农村经济有积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集市贸易如果不注意加强领导和管理,也会产生资本主义倾向,甚至冲击社会主义统一计划市场。
在部分同志中,对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尚有四个担心:一怕资本主义势力钻空子;二怕影响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任务的完成;三怕分散农村劳动力;四怕公共秩序不好。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邵东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加强领导,依靠群众,严格管理,这四个担心都是可以消除的。
关于怕资本主义势力钻空子的问题。
原来,邵东县一些正当集市贸易关闭了,结果,关了明的出现暗的,关了集中的出现分散的,一个贸易场变成几个贸易场,使人看不见,管不到,反而给资本主义以可乘之机。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开放了集市贸易。他们加强党的领导,学习华主席在湖南工作期间亲自肯定的南县中鱼口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市场的经验,层层建立和健全贫下中农管理市场组织,堵塞了资本主义漏洞。去年春天,邵阳市的一个投机倒把分子,窜到这个县的牛马司公社水井头集市进行非法活动,被集市的贫下中农管理员发现,报告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这个投机倒把分子以应有的处罚。工商行政部门与贫下中农管理市场组织互相配合,负责管人、管物、管价格,把市场管理工作做到基层去,与各种损害社会主义经济的行为作斗争,有效地限制了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
关于怕影响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任务的完成问题。
邵东县一九七七年的粮食、棉花、生猪、黄花、茶叶等农副产品都是增产的。这些物资的统购、派购任务都完成较好,比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基本上做到了“集市贸易搞得好,国家任务完成了”。在这方面,他们采取了有力措施:向广大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引导大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号召把农副产品优先交售给国家。其次,严格执行党对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凡属国家统购物资,一律不准上市,凡属派购和统一收购的农副产品,在没有完成对国家的交售任务以前,不许进入集市出售;在完成国家任务以后剩余部分,属于国家允许上市的,凭派购和自产证明,可以进入市场出售。社员的菜秧、小鸡、野果、小虾、草鞋等分散零星的自留地产品和家庭副业产品允许上市,但必须服从市场管理,不许弃农经商、长途贩运、转手买卖,从中渔利。任何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不许到农村集市和社队以及农、林、牧场采购物品,如确需到集市购买,要经过批准手续,定点限量购买。对个体商贩和手工业者严加管理,禁止无证营业。为了让广大群众明白这些规定,几乎每个农村集市都张贴了包括上述内容的布告,使大家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国营商业部门也严格执行对农副产品的奖售政策和价格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交售农副产品的积极性。牛马司公社过去生猪派购任务多年没有完成,去年由于政策落实,早在八月份就提前完成国家分配的生猪收购任务,茶油、大豆等产品还超额完成了任务,粮食也完成得好。
关于怕分散农村劳动力的问题。
赶场是不是一定会过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出勤呢?不一定,要看如何安排。汪塘公社小扶大队算了一笔帐:今年四月十五日赶集,清旭生产队集体猪场只派一个妇女劳力到集市上买了六百斤糠,三百斤红茹藤,一担废柴,共重一千斤。中午收工时,生产队安排社员顺便捎带回去,每百斤记一分工,这个妇女半天记工三分五,共计十三分五;如果在以前市场关闭时,则要到二十五里远的桐子坪集市去买这些东西,必须派十五个精壮劳力,队里要付出二百分工,每人还要发补助费,两相对比差十几倍。这是靠墟场近的地方的例子。从全大队来看,平均起来现在所耽误的工只有原来关闭集市时到远处买卖东西所费工的三分之一。而且在附近赶场,老人、小孩或半劳动力都可以办事,到远处赶集,天亮去,天黑归,非要好劳动力不可。近一些,一个村子几户人家,有时只要派个“代表”请他代买也解决了问题,远了就不行,人家难办,不好开口。至于农忙时节,只要生产队加强劳动管理,合理分工,一般人如没有要紧事,是不会随便去赶场的,在这方面也要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他们是明白“春不种,秋无收”道理的。
邵东县为了不至于因赶集而分散大量劳动力,还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一、适当压缩集期。全县统一规定阳历每逢五赶集,减少赶场的时间,可以使劳动力更好地集中在农业第一线。二、适当减少墟场。以前有的地方集市与集市之间相距很近,布点不合理,全县在文化大革命前共有墟场四十一个,现在减少了十七个,还有二十四个。总之,以方便群众、便于管理为原则,这对避免分散大量劳动力也起了一定作用。
关于怕公共秩序不好的问题。
以前,邵东县每逢赶场,摊担乱摆乱放,堵塞交通,坏人混入集市,乘人们拥挤之机浑水摸鱼,市场秩序比较乱。从去年以来,邵东县委和各级党组织,配合整顿铁路治安秩序,狠抓了这一工作,后来又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按照“一批两打三整顿”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这件事。大张旗鼓整顿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市镇集市,地处城关,由县革委会出面,把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召集起来,组织整顿办公室,制定“十不准”,公布于县城各处显眼的地方,要求大家照章办事,不得违犯。经过整顿后,现在集市的秩序井然。从前,这个集市的仔猪上市多,曾出现过农民的仔猪丢失现象,现在交易所在这里建立了整齐的猪栏,还备有热潲的锅灶,设有专人看护小猪,社员群众很满意。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