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纪念馆里的土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7-02
第6版()
专栏:

纪念馆里的土墙
何为
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每一件文物都有它自己感人的事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又有属于某个地区独特的革命文物。譬如在苏区时期,毛主席住过的竹寮,毛主席到群众家里调查研究时用过的土碗,毛主席帮助一家贫农劈柴用过的斧头,无不带着这个地区特有的浓烈乡土色彩。看到这些同毛主席伟大革命实践相联系着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感到分外亲切,也就使人更加崇敬,怀念不已。
古田纪念馆里千百件革命文物中,形形色色的土造武器,各种红旗、红袖章和红色文件,许多历史文献和苏维埃政权的钢印,是富有闽西风土气息的生动的革命教材。拿才溪妇女慰劳红军做的红布草鞋和竹丝草鞋来说,那样精工细制,那样鲜明的地方特色,寄托着那样绵密深长的情意,不只是引人瞩目,连给人留下的记忆也是彩色的。
然而,耐人寻思的却是那一堵土墙。
闪亮的巨大玻璃陈列柜里那一方灰褐色土墙,墙壁泥灰剥落,象是刚刚出土的古城墙遗址的一角。在南方农村,这是极为普通的土墙,但它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墙。墙壁上写着红军留给群众的几句话,看得出是在行军途中匆匆写上的。过了四十七年,墙上的字迹不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土湮灭,反而更闪出红军革命传统的光辉。
那是在伟大的古田会议以后的事。寒冬腊月,漳平官田村受到白匪军一次残酷的洗劫。时隔不久,忽闻又有一支队伍即将进驻村庄,被蹂躏的穷苦农民不得不弃家奔离。只有一个赤贫的观泗老头,孑然一身,横了一条心留在村子里。
队伍终于进村了。村街上寂无一人,家家户户的门都闭得紧紧的。这支队伍经过长途跋涉的行军,粮食不够了,只得挨家挨户地扣门探询,低声和气地叫唤着老乡。回答他们的则是一片沉默。好半天,住在村梢的观泗老头忍不住隔着门缝张望,刚好有人推门进来。先是立正敬礼,接着就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婉转地说明来由。老头本来是准备挨一顿拳打脚踢的,这时不由得大大吃了一惊。这个大兵穿的军装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就是八角帽上的五角红星倒是第一次看见。尤其意外的是,这个年青的兵掏出两块银晃晃的大洋,一面交给目瞪口呆的老头,一面和颜悦色地解释说,他们在一户没有上锁的群众家里称了二十九斤米,屋里一个人也没有,这米钱就请转交给那家主人吧。说完,他就举手敬礼告辞了。
这件事迅速在村子里传开了。观泗老头拿着二元大洋,送到回村的屋主人手里。在群众争相围观之下,他们称了一下米。木桶里称去的米,斤两完全相符,银洋二元偿付米价绰绰有余。接着他们发现墙上的留语,简短说明买米这件事,留言者的名字是“红军”。这两个字象一支火炬,倏然照亮这个灾难深重的小山村,有如在无边的黑暗中给它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几个月后,红军在追击白匪途中,又一次来到官田村。这一次全村的人挤满村头,等候着亲人的来临。听到远远传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他们知道毛主席的队伍来了。不用细问,热情的群众就提供了匪军敌情的第一手材料。正是依靠这些真心实意的群众,后来这支红军歼灭了白匪军整整一个团。红军渐渐远去,留下了一路歌声。歌声在当地群众中间不断发出回响。观泗老头手里拿着一面长三角形的小红旗,举得高高的,旗上写着“欢迎红军”四个字。孤苦无依的老贫农,好久好久站在村头,望眼欲穿地还在寻找他第一次见过面的那个红军战士呢。
为了寄托他们的思念,大伙决定在厅堂旁边放一张大床,用蓝花土布挂帐把那一面土墙遮起来,象屏幔似的遮了将近半个世纪。
闽西红色根据地的千家万户有多少珍藏的革命历史文物,都是群众不顾生命危险,千方百计保护下来的。有的把红旗包起来藏在屋梁上,有的把红色文件埋在地下坛子里,有的把革命烈士的遗物装箱放在夹墙里。现在,根据地广大人民将这些记载着革命斗争事迹的文物,连同他们一片忠贞的心,奉献给革命历史纪念馆。
红军留言的这一方土墙就是其中的一件。土墙是从官田村原块搬来的。这是永远不倒的墙,是象征红军光荣传统的墙,是闪耀着毛泽东思想光芒的墙。它象一个小小的纪念碑,镌刻着一个意义深长的真实的故事,庄严地永远屹立在那里,在纪念馆里,在人民心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