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定县专区万余农民常年学习 结合生产组成八百学习小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26
第3版()
专栏:

  定县专区万余农民常年学习
结合生产组成八百学习小组
【定县通讯】通讯员阎纪元报道:河北省定县专区蠡县等八县,已有一万二千余农民转入常年学习。定县专区去冬有二千五百七十一个村开办了冬学(占行政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九),入学男女学员共达十八万四千余人。冬学运动期间,专署和蠡县县府等曾组织冬学工作视导团,深入检查、指导冬学工作。三月中旬,专署又发布了指示,督促各县抓紧冬学结束时机,有计划有领导地把办理较好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并着重提出要加强领导,将冬学委员会改为识字委员会,健全机构,以领导民校工作。据目前不完全统计,蠡县等八个县已有三百五十五个村的冬学(二十一个班、八百六十二个小组),一万二千七百一十七名学员转入常年学习。在工作中,得出下列几点经验:
一、进行广泛的宣传酝酿,解除民校教师及群众的思想顾虑;并教育干部和教师,克服简单的工作作风,从深入群众,打通思想着手。民校工作刚开始时,个别地区曾发生强迫命令的现象,这一偏向已经领导机关及时纠正,说明办民校要启发群众觉悟,使其自愿入学。有的民校教师则怕耽误生产,该县为此召开了宣教委员会议,反复贯彻了开展识字教育的精神,使教师们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及光明的远景;并说明一定替大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教师情绪才安定下来。如北牛村村长李牌子、李洛布等和教师在互助生产以后,教师便积极起来,使三十人的学习组增到六十五人。县里并组织一切力量(教育科、人民文化馆、教育助理、小学等),利用黑板报、人力广播、漫画、口头讲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解除群众轻视学习的思想,和“生产与学习矛盾”的顾虑。这一点,蠡县做得较好,全县一百九十七个行政村,就有一百二十四个村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占行政村的百分之六十三),学员达五千四百四十五人。
二、学习与生产与中心工作密切结合。该专区各民校的学习组织形式,都是由群众自愿按文化程度结成小组,利用生产空隙进行学习。并号召有条件集体学习的学员,在可能范围内,按程度分班,走向正规学习。同时,民校也注意与中心工作配合,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如:有的民校里讲解了人民代表会的意义,推动了村选工作。
三、发动积极分子带头,解决民校经费困难。各民校的经费除由县里适当补助一部分外,并号召积极分子带动全体学员,用各种办法来解决。如蠡县潘营村二十六个妇女组织了三个纺线组,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抽出一部分红利,解决了民校课本及文具的困难。该校并有十二个男成年组织了拾粪组,拿一部分粪钱订报纸来学习,这个读报组已经坚持了六年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