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评价历史人物和保护历史文物应当分别看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7-24
第3版()
专栏:本报记者来信

肃清“四人帮”的流毒 做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
评价历史人物和保护历史文物应当分别看待
最近到山东曲阜采访,发现有的同志由于“四人帮”的流毒没有肃清,在保护历史文物和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上心有余悸,妨碍着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这个问题亟需解决。
曲阜地上地下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尤其是一些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如孔庙,同北京的故宫一样,也是我国大型古建筑群之一。其中木构建筑的奎文阁,三道飞檐,四重斗拱,高达二十四点七米,历经数百年和多次地震,至今依然巍峨壮观;大成殿那十根大型浮雕盘龙石柱,构图精美,栩栩如生。这些精美的建筑,显示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还有孔府、孔林、少昊陵、周公庙、颜庙以及尼山夫子洞孔庙等,全县列入保护范围的历史文物,计有三百三十八处。
解放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就在曲阜建立专门机构,委派专门人员,拿出大批财物,维修保护这些历史文物。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关于保护文物的指示,这个县的文物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曾直接派其党羽,带着“清碑可以拉,孔坟可以挖”等黑指示,窜到曲阜,与当地坏人勾结一起,大肆破坏。这伙人砸了一九六一年国务院为保护全国重点文物在曲阜竖立的三块大理石标志,诬蔑国家保护历史文物是“保护牛鬼蛇神”,狂妄地向国务院发“抗议信”,把矛头直指敬爱的周总理。大多数文物保护干部,被戴上“孔老二的看家狗”、“复辟的代表”等帽子,强令“靠边站”。在“四人帮”煽起的打砸抢的妖风中,一些汉、宋、元、明、清的石碑、石像、木雕被拉倒砸坏,或放火烧掉。有人还从县文管会强行取走大批古书、古画、古服装和历史资料,擅自销毁。
粉碎“四人帮”以后,县委狠抓文物保护工作,健全了机构,恢复了一些规章制度。被拉倒的石碑、石像已经重新扶起来,加以修整。有些失修的古建筑正在修葺,今年要修整的大小项目,共有三十多个。
现在的问题是,一部分干部心有余悸,唯恐再被戴上“复旧”、“尊孔”之类的帽子,不敢大胆解决文物保护中的问题。例如,孔林里面的孔坟,自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派其党羽挖开以后,杂草丛生,积存污水,究竟是填平,还是重新垒起,至今无人敢做决定。又如尼山夫子洞孔庙,有几间厢房,因为漏雨,县文管会于一九六六年决定翻修,但是刚刚揭下屋瓦,就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而停顿下来,多年风吹雨淋,如不赶快抢修,就会彻底倒塌。县文物管理部门提出,用当地的物料,花少量的钱,把这古建筑修复,但因牵涉到一个“孔”字,无人敢点头。
据了解,当前的思想障碍,主要是对评价历史人物同保护历史文物的关系,缺乏正确的看法。有的人主张先对某个历史人物(如孔丘)作出具体评价,再确定如何对待有关的历史文物。我们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和保护历史文物应当分别看待。对历史人物可以有褒有贬,而历史文物作为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只要有保存价值,我们就应当珍惜爱护。希望有关同志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分清路线是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解决心有余悸的问题,切实做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
魏文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