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给参观的人“交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7-26
第1版()
专栏:

给参观的人“交底”
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述评
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的代表们到山东省东平县参观。东平原是一个多灾低产的地方。最近三年,县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成大量旱涝保收粮田和其它工程,全县粮食大增产。代表们看到渡槽飞架、梯田层层,一派改天换地的壮丽景象,很是感动,都想深入了解这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具体经验和问题。
在介绍情况的会上,县委书记最初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照本宣读。讲稿里有不少套话,没有能够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实际问题。站在一旁的地委书记觉察了这一点,他说:“我们怎么做的,就怎么说,成绩要说,工作中的问题也要说。”县委书记也体会到了,就把讲话稿放到一边。地委书记同他一起,向大家推心置腹地谈起来。他们谈到大干三年取得的成就,社员们的很大干劲,也如实地讲了县委在执行互利政策方面注意不够,生产队和社员负担过重,三年的基本建设投资,百分之七十八由社队自筹解决,每个农业人口平均要负担一百零几斤粮食和二十多元钱。地委书记说:“第一年大家干得很起劲,第二年就有些困难了,到第三年就更困难了。我们认识到,不认真按党的政策办事,群众的积极性是难以持久的。”
这一番“交底”的话,使会场顿时活跃起来。代表们联系到最近党中央转发湖南湘乡县委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经验的重要批示,深受启发,对东平的经验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介绍结束了,会场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泰安地委和东平县同志说老实话作风的赞扬。
代表们对无锡县发展社队企业的成就都很佩服。无锡是怎么把社队企业搞上去的?人们都想摸摸这个“底”。在座谈会上,无锡县委书记一开始就“交底”,如实回答代表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你们社队企业的原材料是怎么解决的?”
“三分之一是国家计划供应,三分之一是来料加工,还有三分之一靠协作,……”
“搞协作,有些不正当的手段吧!”江苏省委负责同志笑着插了一句。
“有的社队企业确实存在不正之风,用农副产品去和外单位搞‘协作’,……”接着,他就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整顿社队企业的情况,和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个接一个提出来,县委书记一一坦率地作了回答,大家又热烈地进行了议论和研究,这样,对无锡的经验就比较清楚了。
象无锡县、泰安地委和东平县这样向外来参观的人“交底”,会损害先进单位的威信吗?不会的。任何先进单位在工作中都会有缺点和问题。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问题,敢于公之于众,让兄弟单位从中得到启示,也得到兄弟单位的帮助和督促,正说明这些先进单位的先进思想和作风。这种先进思想作风的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经验交流,它必定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好评。东平县会场上的掌声,不是最生动的证明吗?
“我们怎么做的,就怎么说。”这话说得好。介绍经验,就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这种老实态度也是对党的事业负责的表现。先进单位的正面成功经验,当然应当很好地总结和介绍,使它成为大家的共同财富。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如实地谈出来,对参观者同样是宝贵的借鉴。东平县委所谈的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注意不够的教训,对代表们不是大有益么?人们往往需要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相互印证,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一个问题。先进单位向参观者“交底”,并且回答对方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和意见,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检验和鞭策,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再接再厉地向新的高峰攀登。
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好方法。近两年来,各条战线上的这种活动十分活跃。要使这类活动获得更大的实效,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倡说老实话,提倡向参观者“交底”,反对搞形式主义,反对说大话,说空话,特别是反对说假话。要欢迎参观的人提问题,要如实地解答人家的问题,不要把提问题看成找岔子,更不要人家一提问题,就说人家要砍红旗。
在“四人帮”横行的年月,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成风。流毒所至,有些先进单位介绍经验,也是“照本宣读,空话连篇,只讲成绩,不谈缺点”,群众创造的许多新鲜经验,被淹没在一片枯燥乏味的套话里。有些单位在接待参观的时候,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例如,个别地方给参观队伍必经的公路两旁的庄稼“吃小灶”,有的单位把试制的样品冒充正式产品陈列出来,让人参观。这种恶劣作风,害党害国,是我们的大敌,应该把它扫除干净。
这次苏州、山东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单位,一扫“四人帮”留下的坏风气,恢复了实事求是的好风尚,使人们感到耳目一新。代表们从江苏到山东,冒着酷暑,行程千里,虽然旅途辛劳,都反映收获很大,不虚此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