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 广西近一年来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工量和完成土方工程量比上一年同期减少,全区扩大的灌溉面积反而增加,关键在把工作重点放在配套挖潜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7-28
第2版()
专栏:

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
广西近一年来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工量和完成土方工程量比上一年同期减少,全区扩大的灌溉面积反而增加,关键在把工作重点放在配套挖潜上
新华社编者按:广西的做法很值得大力推广。有关部门算了这样几笔帐:(一)建国以来,全国先后建成了大中小水库七万多座,建成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六千五百多处,设计灌溉面积为四亿三千万亩,但目前实际有效灌溉面积只有三亿○八百万亩。如果我们把配套搞好,把工程管好用好,即可扩大水浇地一亿二千多万亩;(二)目前各地渠道多数没有衬砌,渗漏严重,水的利用系数只有百分之四十至五十,有些地方只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也就是说,百分之五十、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十、八十的水浪费掉了。如果各地都搞好渠道衬砌,用现有的水便可增加大量的水浇地;(三)我国目前有机井二百○三万眼,井灌面积只有六千七百多万亩,平均每眼井只浇地八十二亩。北京市平谷县平均每眼井浇地二百七十亩,有的一眼井可浇地五百亩以上。我们且不说让全国都赶上最先进的水平,如果我们下功夫管好井,修好渠,平好地,使每眼井都浇地一百亩,便可多浇地三千多万亩。
这样几笔帐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各地应该十分注意抓好配套,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工程,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据新华社南宁七月二十七日电 本社记者林裕栋报道:广西各地大搞配套挖潜,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水利事业迅速发展,成效显著。
从去年九月到今年六月底,广西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工量和完成土石方的工程量,虽然比上一年同期减少很多,但全区扩大的灌溉面积反而增加了。据统计,不到一年时间,全区就有二千二百多公里的渠道采取了“三面光”的防渗措施,差不多相当于解放以来到去年八月底为止建设的“三面光”渠道的总长。新增加的防渗渠道和其他水利工程,共扩大保灌面积七十五万三千多亩,比去年增加三万多亩;改善灌溉面积三十三万二千亩,相当于去年的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把兴修农田水利的重点放在配套挖潜上,是从发动群众对全区现有的水利设施一一算帐摸底开始的。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先后组织了许多调查小组,对全区较大的水利工程逐一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全自治区从解放以来共建成大小水利工程二十八万多处,设计总库容达一百五十亿立方米,有效库容九十二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占现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但是,由于许多工程不配套、渠道渗漏大或者管理不善,以及部分工程质量不高,未达到设计标准,不敢按设计蓄水等原因,多年来最高有效蓄水量仅达五十二亿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只占现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多。就是说,还有四十亿立方米的蓄水能力和百分之三、四十的设计灌溉面积,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发挥效益。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算了一笔帐:四十亿立方米的蓄水能力相当于四十座库容一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如果新建这么些水库,国家起码要投资八亿元左右,要花的时间少则五年、六年,多则八年、十年。要是采取搞好配套挖潜,工程加固,衬砌渠道,不断提高蓄水能力和水的利用系数的办法,不必增加很多投资,不用花很多人力、物力,两三年内就能扩大灌溉面积六百多万亩。因此,自治区党委明确强调,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一定要把搞好配套挖潜、加固工程作为主攻方向,把渠道“三面光”防渗作为主攻方向的突破口,并从计划、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加以保证。
要搞好现有水利工程的配套和挖潜,很有必要纠正一种糊涂观念,就是认为只有搞大工程才算大搞水利,而把配套挖潜看成是“小打小闹”。灌阳县新街公社党委,去年秋后就有这么一种意见:“不搞新建的大工程太不象样;老工程配套挖潜场面小,又分散,显示不出大搞水利建设的劲头来”。究竟什么叫大搞,什么叫小搞?公社党委书记唐宏和说,大和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大就没有小,没有小也就没有大;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再说,搞水利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使农业增产,那种追求“雄伟壮观”,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坏作风必须克服。因此,经过分析讨论,公社党委否定了个别同志认为只有搞大工程才算大搞水利的形而上学看法,把主要力量放在配套挖潜上,从而在短时间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者在各地访问中,高兴地看到不少地方认真抓好现有水利工程的配套挖潜,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提高了灌溉能力、扩大了灌溉面积。玉林县一九七五年以来,连续抓了两年多的工程配套。现在,县管的十九个灌区中,有十八个灌溉面积超过了设计能力,个个灌区的粮食平均亩产都超过了千斤,管理经费做到自给有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