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河北石家庄专区 农民紧张播种棉花 有的区村强调超过任务发生强迫命令应即纠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28
第2版()
专栏:

  河北石家庄专区
农民紧张播种棉花
有的区村强调超过任务发生强迫命令应即纠正
【石家庄讯】本报记者鲁生报道:河北省石家庄专区各县农民,正在紧张的播种棉花。根据该专区元氏、藁城、赵县、高邑四县种棉情况,到本月二十一日已种棉田三十七万三千亩,达到该四县原计划种六十七万五千三百亩的百分之五十五。元氏县原计划种十七万亩,到二十一日已下种十万亩。有些区村已超过原计划亩数。如赵县一区原计划种一万七千亩,到二十一日即种一万八千亩。播种快的主要原因是贯彻了专署和地委会对种棉工作的紧急指示。如栾城获鹿等县接到紧急指示后,即冒雨召集干部开会,准备雨停后即下乡突击种棉。这样雨刚停县区干部就到了村,对推动群众多种棉上起作用很大。其次各县对领导方法和解除农民的顾虑也有许多创造。如藁城县干部到该县十里铺村后,发现农民都不愿种大花,他们即针对农民的顾虑进行解释,并用小花和大花的对比方法,说明种大花得利大,农民群众了解了种大花利大,就自动地改变了种小花的计划。赵城、获鹿、晋县则采用去年种棉得利户与没种棉户的生活情况比较,在会上作典型报告,启发群众多种棉。如彭家庄农民李探巨有十二亩地,去年种了十亩棉,到现在不但生活过得好,还盖了三间新房买下一头牛。李老忠有十亩地,去年没种一亩棉,不但没修房买牛,连现在生活都过得不好。该村原计划种四千八百亩棉,干部很没信心完成。经过这次典型报告后,农民当场报到种棉亩数即达三千三百三十亩。但在各县区领导还存在了一些问题紧待解决:(一)有些县领导上对完成种棉任务还缺乏信心。晋县只强调农民对多种棉顾虑多,对如何解除这些顾虑,如何具体组织农民多种棉的办法却很少研究,专署地委会的紧急指示也未完全贯彻到区村。有些区区干在这种棉紧急时候,还不断回家。如三区共有二十八个区干部,其中即有两个病的七个回家的,下乡突击种棉的干部只有十二人。(二)有些县领导上在下雨前对完成种棉任务信心不大。但一到下雨后即提出要超过任务;结果县区村逐级向下增加种棉数目字,形成盲目乐观。如束鹿县原没信心完成计划,但到下雨后,即提出由二十八万五千亩增加到三十六万亩。五区按县分配亩数即由三万六千亩增加到四万亩,区往村分配数字又增加到五万六千亩,结果分配到村就不适合实际情况。一区芦家庄共有一千八百亩地,去年已种六百亩麦,今年雨前分配他村种一千二百亩棉;下雨后该区领导上不作具体调查,又盲目的给该村增加三百亩棉。白地只有一千二百亩,怎能播种一千五百亩棉呢?因为强调超过完成任务,因此又使一些区村形成严重的强迫命令。如藁城县内主村村干部老平动员群众种棉时说:“今年要多种棉花,谁也不准种谷子,如果发现谁种谷子,就发动学生给你刨。”故献村村长在区接受种棉任务回村后,也按数字分配给各户,分后又怕农民不完成,又挨门挨户让农民按手印,他说谁完不成数字谁受罚。赵城法院一个干部到西河村发动种棉时,先把农民召集在一齐,让村干部站上岗,让群众当场订计划,并说谁订不好谁不能走。以上偏向已引起石家庄专署与地委重视,该专署与地委会于二十三日联合发出指示,明确规定立夏前五天仍是以突击种棉为中心。号召各县领导上要坚定信心,精确计算,具体帮助农民解决种棉中的困难。用“典型报告”和“对比方式”的办法教育群众多种棉;反对不按实际情况盲目规定数字,强调超过任务的强迫命令作风。并立即组织深入检查专署和地委会指示贯彻情形。对已下种的区村,要检查是如何完成的?发现计划不切实际的要及时修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