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郑州整顿工人业余教育 建立统一领导机构健全制度 二千工人参加正规文化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28
第3版()
专栏:

  郑州整顿工人业余教育
建立统一领导机构健全制度 二千工人参加正规文化学习
【本报讯】通讯员庄啸、楚永报道:河南省郑州市的工人业余教育工作,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有计划的整顿,现已初步就绪。全市已有二千余工人参加正规化的业余文化学习。
该市的工人业余教育,到今年春节前数量已不小,全市上大课(政治学习)和学文化、学技术的工人不下五千人。但领导不统一,工会、教育馆、青年团都搞工人学习,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全市工人教育工作陷于无计划状态。教育方针不明确,许多学习组织没有系统的教材,教员与校址亦未固定,经费无处开支,学习时间也没有适当确定。因之就使工人学习时起时垮,虽然也有一定的成绩,但效率不高。
春节以后,该市总工会文教部为提高整顿全市工人业余教育,制订了“一九五○年工人业余学习正规化计划”,三月份起,按计划进行了以下工作。(一)成立了工人业余教育委员会,由中共市委宣传部、总工会文教部、市团委宣传部、文教局(教育馆)、妇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以市总工会文教部为主。通过这一组织,以加强有关部门的联系,统一领导全市工人教育工作。(二)先后翻印工人文化课本、算术课本一万六千五百册,政治教材三千册。基本上解决了教材问题。(三)登记和固定了工人业余补习学校的文化教员。(四)初步解决了经费问题。公营企业中,划出一部分文教费作业余学校经费;其他零散工人、店员等组成的业余学校,则由教育馆供给经费。(五)建立了基层的学习领导组织。在各学习单位中,要求普遍建立工人代表、教员(有时只有工人)共同组织学习委员会。现已有三十三个单位成立了此种组织。(六)建立了学习制度。在学制方面:确定工人课本每册学习六个月(包括算术),一年半时间学完三册工人课本,大体上可达到高小毕业程度。各学习单位并订立了简单的或完整的上课、请假、奖惩、月考、期考等制度和学习纪律,规定毕业考试及格后发给毕业证书。在学习时间方面,工厂工人一般每星期学习三天,每天学习一点半钟。店员、手工业工人等上课时间稍多。同时,各学习单位均设立了固定的教室,有的利用工厂的俱乐部、饭厅、寝室等上课,有的则借用附近中、小学的教室。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四个学习单位按上述方式开始正规学习,包括六十三个文化班,学员共二千二百零五人。
此外,在比较分散而没有组织文化学习的工人中(如搬运业、手工业等),建立了五个工人政治讲座,每星期日早晨六时半到八时上大课一次。根据工人政治课本,由市总工会干部进行有系统的讲解,以补前次政治教育的不足。参加讲座的工人约有二千人。另有一百六十名有高级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组成了政治学习班,学习“工人政治课本”和“阶级斗争改变世界”。
另有五处规模较大的公私营工厂组织了四百六十三名工人学习技术,并组成了全市性的“工人业余技术学习研究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各单位的联系,交流经验,解决共同性的问题。
根据此一时期整理工人教育的经验:工厂的政治、文化、技术教育,不能孤立地单独进行。该市在此次整顿工人业余学习以前。有的工人感到“老是学政治,干燥无味”;有的则感到“学文化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的工人提出“只学技术”,结果学了一个时期之后,又感到没有文化学习技术很困难。因此,在工人中进行了比较有系统的初期政治教育之后,应及时转入以文化为主的正规学习;在有条件的与工人需要的地方,可适当地配合进行技术教育。在领导工人学习中,各部门应密切联系,统一步骤。该市未建立统一领导工人业余教育的机构以前,各部门间联系很少,有时且互相误会。甚至在一个学习班中,两处干部你讲一套,我讲一套,互相矛盾,弄得学习班的教员也没有办法工作,阻碍了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些缺点经此次整顿后已基本上克服。但目前还有部分工厂的行政干部轻视工人文化学习和政治学习,认为“学习与生产”矛盾;部分教员的教学质量也不能满足工人需要。这些还待继续改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