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从井陉之战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9-04
第3版()
专栏:

从井陉之战谈起
孟令哉
井陉之战是秦末楚汉相争期间发生在井陉关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作战的双方:汉军的主将是精通兵法又善于因势利导的韩信,带兵数万;把守井陉关的赵军主将是拘泥兵书、生搬硬套的书呆子陈余,有兵二十万。战争开始前,韩信带领军士转战千里,攻城拔关,势如破竹,直捣井陉。兵临城下之时,陈余的谋臣李左车主张避其锐气,派奇兵截断汉军的粮道,倚仗井陉险要的山势,坚守营寨不出战,等到汉军粮尽,士气减退时再交战。可是陈余根本不对作战双方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自恃兵多将广,拘守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倍则战”的教条,拒不采纳李左车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主张,执意要立即出击。韩信探听到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谋,十分高兴。于是一面派奇兵准备在赵军倾营出击时,偷袭赵营,拔掉赵旗,换上汉旗,给赵军造成错觉,使之不战自乱;一面指挥军队背靠河水摆下阵势。背水设阵,没有退路。不仅赵军望见而大笑,就是韩信的部下也疑惑不解。他们说:“孙子兵法中讲:行军布阵应该右面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现在将军背水作战,不是违背兵法吗?”韩信解释说:“运用兵法不能离开实际情况,我现在率领的,还不是训练有素、指挥若定的将士,必须让他们处在危险的境地,使人人力战,才能激励士气,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如果把他们放在有退路的地方,则人人思安,军心涣散,不肯死战,反倒要招致失败的后果。这也是孙子兵法中讲的‘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众将皆称服。果然,井陉之战以汉胜赵败而告终。
这里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韩信和陈余都是以《孙子兵法》为指导制定作战方案的,为什么会一胜一败呢?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是对作战双方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灵活地运用军事理论,还是把兵书上的现成条文当作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不顾客观实际,生搬硬套,削足适履?韩信和陈余,虽然都是运用《孙子兵法》,但指导思想却相反,结果也就胜负不一。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一直是兵家必读之书。但古来许多战例表明,熟读兵书的人,不一定是善战屡胜的名将,诸如纸上谈兵的赵括,拘泥不变的陈余,言过其实的马谡,都能把兵书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打起仗来却一败涂地,身败名裂。这从反面告诉我们:绝不能把理论(即使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正确的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脱离实际地搬用理论的人,必然要在实践中失败。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实际相结合,要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保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文风和党风。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林彪和“四人帮”按照他们反革命的需要,任意摘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只言片语,拿这些经过他们精心篡改的条条,去吓唬那些天真的人们。一时间似乎背会几条语录,就等于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似乎不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只要引证一两条语录,就可以判明是非,作出决策;似乎不是以原则去适应事实,而是强迫事实去服从主观臆造的“条条”,预先制造好帽子,就不愁找不到适合它的脑袋。这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倒是和井陉之战中用现成条文去解决复杂战争问题的陈余大有相似之处。事实说明,一些人平时讲起理论来可以夸夸其谈,一碰到实际问题就晕头转向,特别是在路线斗争中,往往被人家用假冒和篡改过的马列主义只言片语俘虏过去,在斗争的风浪中摇摆不定。这个深刻的教训,难道不值得认真记取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