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白求恩——中加友谊的光辉象征——访加拿大朋友麦克劳德大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05
第5版()
专栏:

白求恩——中加友谊的光辉象征
——访加拿大朋友麦克劳德大夫
“他象从窗户吹进来的新鲜空气。”加拿大朋友温德尔·麦克劳德大夫在回忆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时,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情。
麦克劳德是白求恩大夫的生前友好,在三十年代曾经同白求恩一起在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过两年。当白求恩同志到达中国以后,他又密切地关注着白求恩以及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讯息。最近,他作为加中协会代表团的成员,又一次来我国访问。
一个初秋的下午,记者访问了麦克劳德大夫。他今年已是七十三岁高龄了,鬓发略见霜白,但精力充沛,侃侃而谈。他胸前佩带着一枚红底白色的白求恩大夫的半身像章,上面印着“加中友谊”四个中文字。他从白求恩的工作谈到他的高尚品质,从白求恩远涉重洋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谈到加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加深。在谈话中,他充满了对白求恩的无限崇敬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
白求恩早年二三事
麦克劳德大夫首先给我们讲述了有关白求恩早年生活的几个故事。麦克劳德第一次见到白求恩是在一九三○年夏天。那时,他从学校毕业来到皇家维多利亚医院担任病房的见习医生。一天,白求恩大夫来到病房会诊。他走到病人面前,亲切地和病人攀谈起来,接着就仔细地进行检查。麦克劳德追忆当时的情景说,白求恩那时已是一位颇有名望的胸外科医生,但是,“他不象一般的有名气的医生那么严肃而令人敬畏。在同白求恩大夫一起时,我从他身上,总感受到一种生气和活力,迅速果断,在医疗方面独具新颖的见解。他好象从窗户吹进来的一股新鲜空气。”
白求恩在医疗问题上是很严格的。对于医学上争论的问题,他总要亲自进行试验来寻找答案。有一次为了证明脸部炎症对肺叶的影响,他甚至在自己患过肺病的身上作试验。在日常的诊治中,他总是要大家提出方案和建议来进行讨论。他不喜欢拘泥于成规旧套,对于很多问题,他采取探索的态度。
说到这里,麦克劳德大夫又追述一九三六年间同白求恩的接触。那时,白求恩邀请几个人组织了一个研究团体,叫做“蒙特利尔保卫人民健康组织”。在这里,大家热烈地争论如何使普通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医疗,并且提出了金钱不应该成为给予人们医疗的障碍这样一个原则问题。麦克劳德颇有感触地说:“白求恩大夫那时深切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医疗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弊病。”白求恩努力探求真理的精神,使他在生活的道路上不停步地向前迈进。
书信来自战斗的中国
三十年代是国际局势剧烈动乱的年代。法西斯势力崛起,战争不断发生。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白求恩寄予巨大的关切。他毅然离开了加拿大,不远万里,历尽艰辛,来到中国。一九三八年,他到达了延安,随即就赶赴晋察冀敌后根据地,投身到中国人民火热的斗争中去。就在这里,白求恩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
“勤劳的中国人民!在他们之间我找到了我的同志。他们是人类的一部分。他们受过残酷的压迫,但仍然和蔼可亲;他们吃过苦,但仍然笑容满面;他们忍受过,但仍然沉着、乐观和明智。我非常喜欢他们,我知道他们也喜欢我。”
白求恩把他的这种感情又传送到了加拿大,使加拿大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联。在艰苦的岁月里,白求恩毫不利己地为中国人民紧张地工作,同样,他又满腔热诚地沟通着加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挚的感情。
麦克劳德说,我们加拿大人非常尊重白求恩。他从战火纷飞的中国抗日根据地寄来了一封又一封的书信,这些书信在加拿大的朋友中间传递着,阅读着。
加拿大的朋友珍惜这些书信,把书信油印出来分赠友人。今天,岁月已经过去了四十个年头,但是白求恩的书信仍然留存在人们手中。麦克劳德珍藏着的一份白求恩书信的油印件,就是一九三八年白求恩从抗日前线寄到加拿大的。这些书信已成为加中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的见证。
继承白求恩的遗志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加拿大:白求恩大夫于十一月十二日以身殉职。当时,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的文章,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同志的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毛主席的文章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对白求恩大夫的悼念和崇敬。在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战士和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而悲痛。就在这同一个时刻,加拿大的朋友们为了寄托哀思,在蒙特利尔也为白求恩举行了追悼会。这充分表明,中加两国人民的感情,以白求恩同志为纽带,已深深地交融在一起了。
麦克劳德大夫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主持了这个追悼会。他对我们说:“我因失去白求恩大夫而哽咽。赶来参加追悼会的近一百位友人也都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几位朋友在会上讲了话,介绍白求恩的生平,称赞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外科大夫。一位伟大人物与世长辞了,但是他死得光荣,他在最需要他的中国,在使他一生最感到宽慰的地方献出了生命。”
白求恩大夫的形象一直留在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的心里,他已成为加中两国人民友谊的光辉象征。现在,白求恩的名字已在人们中间广泛传播,加中人民的交往也日益增多。在格拉文赫斯特,白求恩的故居已成为加中人民瞻仰的博物馆;在白求恩大夫工作过多年的蒙特利尔,最近又建起了中国工人塑造的白求恩雕像,雕像的所在地已成为供人们游览休息的“白求恩广场”。
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为了继续白求恩的事业,为加深加中人民的友谊正在不倦地工作。
麦克劳德退休已经多年,然而他一直在为加中友好事业不辞劳苦地奔波。一九七三年,他第一次访问中国,他的足迹几乎遍于白求恩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回国之后,他在渥太华以及其他城市,接连作了十二次报告。但是,他仍感到不足,他思索着,怎样才能够作出更多的贡献,怎样才能够把白求恩的事迹传留给后人。他终于想到了答案:利用余年写一本关于白求恩的书。就在上一次访问中国后的那一年,他约了另外两位白求恩生前友人一起商量,决定共同合写这样一本书,他对我们说:“我总觉得我们年纪大了,应该在我们老一辈离开人间之前把我们知道的事情全写出来。”今天,当这位老人再次访问中国的时候,这本数万字的著作已经完成,不久就要同加、中两国人民见面了。
谈话结束时,麦克劳德大夫愉快地说,“当书印刷出版之后,一定要给你们寄来,作为给中国人民的纪念。”这就是一位为加中友谊而辛勤工作的加拿大老人的心愿。
本报记者(附图片)
加拿大格拉文赫斯特白求恩故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