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叫我们菜农白流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08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为什么叫我们菜农白流汗?
我们是北京市近郊菜农。看了你报九月十六日刊登的赵健、柳文两同志的来信,我们对广大工人同志和市民表示深切的同情。按理说,市场提高菜价,我们应该是直接受益者,收入一定会相应地增加。但是事情并非如此。近年来北京市蔬菜收购价格越压越低。今年压级压价现象更加严重。我们努力提高蔬菜产量,增加品种,然而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反而减收。
今年一至八月,我们大队上市蔬菜一千九百零九万二千斤,比去年同期增产十七万一千斤。其中瓜果豆类菜也比上年增加。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市蔬菜的收入却减少了一万九千五百多元。就拿八月份上市的黄瓜来说吧,一九七七年每斤平均收购价格是七分一厘九,今年是五分七厘,仅这一项,我大队就减少收入九千九百多元。其它如土豆、韭菜等,收购价格也都低于去年。
由于我们努力发展瓜果豆类等市民喜爱的蔬菜品种,用于购买竹竿、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的开支也增加了。这样一来,今年我们生产蔬菜的纯收入就明显地减少。
现在在没有实现菜田机械化的情况下,我们从事蔬菜生产主要靠两只手,靠四齿、铁耙等工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收下前茬种后茬,加茬赶茬,起早贪黑拚命干。这些我们都没有怨言。因为为革命种菜,满足市民需要,是我们光荣的职责。但是,大干增产之后,我们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想不通。
收购我们的蔬菜压级压价,但市民照样买不到便宜的蔬菜。我们八月份上市的架豆,每斤作价九分,但是一转手卖给市民就是一角八分。江豆每斤作价六分五厘,一转手卖给市民一角三分。黄瓜每斤作价最低二分五、最高八分五,平均单价五分七厘,但一转手卖给市民却是一角五分钱,平均每斤赚九分多钱!难怪有的社员说:“菜站会赚钱,两头都盘算,市民吃菜金子换,我们增产是白流汗!”那么,究竟是谁叫我们菜农白流汗?究竟是谁给市民增加了负担?这两个不同的问题的根源是共同的。我们认为,北京市的商业部门对这两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他们应该作出答复!
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我们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极为关怀。新近转发的湘乡县减轻农民负担的经验,更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发愁的是北京市商业部门收购蔬菜压级压价的问题,虽经我们多次反映,至今仍然得不到答复和解决。我们希望报社也把我们的意见转告有关负责同志,请他们在听了市民的呼声之后,也到我们菜区来走一走,听听广大菜农的呼声吧!北京丰台区黄土岗公社樊家村大队社员
樊红 向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