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一个“钢班子”的好作风——武钢冶金炉修理厂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09
第2版()
专栏:

一个“钢班子”的好作风
——武钢冶金炉修理厂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在武汉钢铁公司冶金炉修理厂访问的日子里,我们常常被修炉工地浓烈的战斗气息所感动,这个厂的领导同志的革命精神,尤其使人难以忘怀。他们吃苦在前头,享受让别人,带领全厂广大职工大干社会主义,同广大群众保持着血肉关系。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这“一班人”身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正是在这“一班人”的带领下,冶炉厂的职工成为一支以打硬仗著称的队伍,曾多次受到冶金部和武钢的表扬。去年,他们提前六十七天完成了全年修炉任务;今年以来,又月月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十二项经济技术指标,并连创平炉大中修、中修、小修的全国先进纪录。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则”
我们来到冶炉厂的时候,正碰上修炉大军激战在一号、五号平炉上,检修现场,人来车往,一片繁忙。修炉《前线快报》专栏张贴一张引人的快报《辛书记的时间表》。按照这张时间表,从五月九日到十四日两座平炉检修完工,冶炉厂党委副书记辛正邦同志,连续六天,每天都在平炉上战斗十多个小时。
其实,在这个厂的“钢班子”里,这样的领导干部何止他一人。党委书记陈志芳,被工人们誉为“鼓舞斗志的老将,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今年五十四岁,身体又有病,但他始终保持战争年代的那股革命锐气。平日,全厂上班数他来得早,下班数他走得晚,每天经常工作十二小时以上;遇到修炉战斗,他就吃在厂,住在厂,干在厂,往往是个把星期不离厂,安排了工作就上炉,下了炉又工作。党委常委、厂革委会副主任周德远、刘玉宝,分管后勤工作,日常事务繁忙,但只要厂里同时检修两座炉子,他们就拿起锤子、大铲,钻进炉子,出现在困难的地方和关键的部位上。老工人出身的党委委员、厂革委会副主任吴军,过去负过两次工伤,去年冬天,尾椎患病,压迫神经,病得直不起腰,党委强令他去医院治疗。一个疗程规定三个月,他只治疗了一个月,就要求出院,悄悄地丢下拐棍,忍着病痛,投入了修炉战斗,五个月内包括元旦和春节在内,他一共只休息三天。这个厂的七名厂级干部,去年全年,每人平均参加修炉劳动近百天,今年上半年每人平均参加劳动六十一天。
是什么思想指导这“一班人”忘我地为党工作呢?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则,事事做群众的表率,处处比群众辛苦。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以身作则,就不能带领群众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听着他们这些朴素的语言,看看他们处处以身作则的行动,怎能不叫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呢?!
干任何一件工作都得讲认真
在冶炉厂,人们随时可以感到厂领导那种办事情严肃认真,搞管理一丝不苟的作风。他们说:“不讲认真,就干不好工作,抓不好管理,带不出队伍。”
去年十月,八号平炉大中修,提前二天竣工了,钢厂已经验收了,很快就要点火烘炉。这时,厂党委书记陈志芳又象往常一样,爬上炉顶,细心地检查炉子的质量。炉顶与钢梁之间只有尺把高,陈志芳匍匐在炉顶上,从这一端爬到另一端,对每一块砖,每一个螺丝都不放过。在炉顶上整整爬了四个小时,找出了十二处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接着,他又把担负炉顶砌筑任务的一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和有关班组长找来,组织大家讨论怎样坚持“质量第一”,为钢厂生产负责到底的问题。而后,又亲自带领他们爬上炉顶,消除了质量隐患。
领导带头讲认真,群众也就跟上来了。一次,在检修六号平炉时,一队工人突然从一块镁砖上面发现了两种不同的颜色,仔细一看,原来是有半截砖被水打湿了。他们知道湿镁砖一经高温就会粉化,将严重影响炉子质量,当即向队领导反映,坚决推倒重来,一连拆除了八环,从九百六十块砖中拣出湿砖,这样,虽然增加了十八吨重的工程量,但大家觉得这样做才是对革命负责。天长日久,在全厂形成了“集中修炉讲质量,小修小补不走样,单人作业自觉严,领导不在一个样”的好作风。
处处和工人群众心连心
冶炉厂的领导干部们常说:“干部不心想群众不行。”“我们关心群众,就是维护党的利益。我们只要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就能处处和群众心连心。”
厂领导的心啊,紧连着全厂每一个人。
工人患病住院,厂领导亲自到医院看望。逢年过节,亲自去慰问工人,亲自把救济款送上困难户的门。
盛夏,为了让修炉工人休息好,厂领导就在工人休息楼里搞了六间房子,装上了空调设备;严冬,工人休息楼通往澡堂的过道北风呼啸,厂领导就带领木工,在过道钉上了挡风板。
过去,工人到食堂吃饭,来晚的往往吃不上热菜热饭,厂领导就及时同炊管人员商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如今,食堂大变样,主副食多样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热饭热菜供应。每逢突击修炉,厂领导和食堂工人一起送饭送菜到炉前。
过去,工人们修炉,泥浆输送全靠人挑肩扛,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占用劳动力多。为了把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厂党委负责同志和职工一道,连续奋战二十六个昼夜,实现了泥浆输送自动化。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虽然平凡、琐碎,但无不凝结着党组织的心血。
冶炉厂领导还注意以身作则,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于群众之中。他们不搞特殊,不争享受,和工人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同一个食堂排队吃饭,住同一个标准的家属宿舍。去年,厂里新建了一栋五层楼的家属宿舍,分房子时,干部和工人主动提出要调整党委正副书记的住房,可都被他们谢绝了。正是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作风,使他们同群众保持着血肉的联系。
刘仲荫 边静远 周国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