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德黑兰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09
第6版()
专栏:

德黑兰风貌
钟 冬
德黑兰机场忙碌异常,飞机穿梭往返,每天不下七百架次。这个新兴的伊朗首都,今天已成为欧、亚间的空运枢纽,拥有四百五十万人口、一百多万辆汽车的大都市。
大约三百年前,德黑兰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它成为伊朗的首都,只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伊朗历代帝王迟迟没有选中德黑兰建都,据说原因之一是这里夏季太热。一七八八年,阿加·穆罕默德·凯加王为了反抗沙俄不断入侵的威胁,从军事战略考虑,决定由设拉子迁都德黑兰。德黑兰在十九世纪初只有十二万人。建都头五十年,德黑兰发展缓慢,直到一九三九年,人口也仅有五十多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德黑兰一时名闻遐迩:一九四三年底,作为当时盟国的苏美英三国首脑曾经聚会于此,发表了著名的联合起来击败法西斯德国的《德黑兰宣言》。
德黑兰曾不断遭受异族入侵,历经沧桑。它是战争与和平的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朗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建设。一九六○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德黑兰人口增至二百万。特别是七十年代伊朗石油收入剧增以来,德黑兰面貌的变化就更大了。
今天,当人们从麦赫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前往市区时,首先看到的是气派雄伟、式样新颖的国王纪念塔。全塔呈白色,高四十五米,长六十三米,宽四十二米。它别具风格,融合了古波斯建筑和现代欧美建筑的不同特色于一体,成为反映现代伊朗文化的杰作。
参观完纪念塔底层的博物馆,乘电梯上升到塔顶,更可放眼眺望,尽收德黑兰全城景色。特别令人注目的是两条宽阔笔直的现代化大道,一条从西到东,一条从南到北,两旁绿树成荫,中间汽车成行,一眼望不到尽头。
从南向北的大街,是以伊朗国王名字命名的巴列维大街。它从德黑兰南城最低处海拔一千一百米的火车站开始,一直向北伸展,越过旧的城区,进入新的市区,直到海拔一千六、七百米的厄尔布尔士山脚下边,全长十二公里。
另一条从西往东的长街,是礼萨国王大街。这条大街,成了划分德黑兰新旧城区的鲜明标记。大街南部是传统的商业区和行政区,它的北侧是现代化都市建筑。南北泾渭分明。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形成两种不同的市容。
伊朗是一个热爱并保护自己古老文化的国家。在德黑兰,人们可以看到不少王宫和清真寺,保护得非常完整;还可以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从考古、民族艺术、人种、装饰艺术,一直到展出闻名全球的波斯地毯的博物馆。特别宏伟的是考古博物馆,陈列的历史文物最多,充分反映了伊朗人民在历史上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波斯文化。从六、七千年前的石器,四、五千年前的陶器、青铜器,一直到萨珊王朝(公元二二六——六四二年)的金银器皿,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在一些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古代伊中两国往来交流的历史文物。
建设中的德黑兰,既强调维护伊朗古老文明,又尽量吸收世界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兼容并蓄,揉为一体。在这里,既有《天方夜谭》中描写的那种熙熙攘攘、交易频繁的“巴扎尔”(一种旧的市场),又有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盛行的“超级市场”(一种自己取货的商店);既有象古勒斯坦宫那样富丽堂皇的古老建筑,又有二十多层的现代大厦。
德黑兰还是一座工业城市。在它的南部和西部都是工业区。南部的雷伊一带,有着著名的德黑兰炼油厂、新建的大型发电厂;西部的卡拉基一带也有不少大小工厂,其中有大型的民族汽车公司,年产汽车十多万辆。
伊朗人特别喜欢花,德黑兰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各种鲜花。一般中产家庭,住屋前边都有个小花园,铺上草坪,种上花,特别是各色的玫瑰花。街道中心,也种了鲜花,有的还装上喷泉,形成街心公园。全城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园,其中著名的有巴列维公园、法拉赫公园、尼亚瓦兰公园,都免费供人游览。
热爱鲜花的人们,也是热爱和平生活的。但是,饱经忧患的德黑兰人,也十分重视历史的经验。为了维护民族的独立和主权,他们也在时刻准备着,警惕着来自外界的威胁。(附图片)
德黑兰市容一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