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要相信农民会种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15
第2版()
专栏:

要相信农民会种地
编者按:尊重不尊重生产队的经营自主权,是承认不承认农民的集体所有制的问题,也是坚持不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问题。上级领导机关应当允许和提倡基层单位的同志开动脑筋,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发展生产。如果某个队种几亩玉米,每亩地种几棵棉花,这类事情都由县里具体规定,强令照办,那还有什么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这种领导十之八九不符合客观实际,要么受到基层的抵制,要么把事情搞糟,都会引起群众不满。把保障生产队自主权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襄汾这篇报道说明:不给生产队自主权,单凭“长官意志”瞎指挥,就会败坏和削弱党的领导。引导和支持基层单位因地制宜,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是应该大加提倡的领导艺术。
重阳节前,山西襄汾县迎来了一个好年景,各种秋粮都增产百分之十以上。记者跟县委书记一道下乡,听社、队干部们说:放心吧,实行定额管理,多劳多得,秋收秋种都能按计划完成。坐下来同社、队干部们谈谈,感到当前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这就是怎样尊重社、队的自主权,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为什么人们提这个问题?因为前几年,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许多社、队的自主权被剥夺了。说是“集体经济”,集体却当不了家;说是“队为基础”,又不让基础发挥作用。这样,就使集体经济不能发展,社员收入不能提高。打倒了林彪、“四人帮”以后,我们有些领导机关和负责干部还在按前几年的老习惯办事,干涉社、队应有的自主权,搞了一些不合理的限制。比方说,去年种棉花的时候,县里就给社、队发通知,规定每亩必须种四千棵,而且规定绝对不许套种别的作物。结果种得太密,通风透光很差,一亩地顶多收一百斤皮棉,合一百元。今年春天又下了这个规定,红卫公社的各生产队就不听了。这个公社劳力强,肥料足,水利条件好,就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每亩种两千一百棵,还套种了大葱和大蒜,等到棉花长起来,大葱大蒜就收了,使棉花有很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到现在,每亩可以收一百二十斤皮棉,增产了。套种的大葱大蒜卖给供销社,每亩收入三百元。秋后算帐,硬是从每亩地里收入四百多元。同去年相比,收入增加了三倍。这个公社今年的粮食作物和棉花长得好,加上烟叶和蔬菜的收入,不但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自己的经济情况也大大好转。他们前几年共欠国家五十二万元。现在公社干部说:“今年,我们搞了点自主权,收入多了,可以先还二十万元。照今年的干法,明年可以把帐还清,就能大发展了!”
太常大队的党支部书记王松柏说得更痛快。他说:“我这两年都没有完全照上边说的办。上边年年叫我们种二百亩玉茭,这地方坡地多,平地少,不耐旱。玉茭种多了要减产。我们这两年顶多种一百亩玉茭,那一百亩就跟社员商量,偷偷种了谷子。种谷子年年增产。上边不叫我们烧石灰,我们还是烧了。上边不叫我们种药材,我们自作主张种了。这叫瞒上不瞒下。现在我公开说出来,对谁也不瞒了。”
这些事实,说明在农业生产上有必须遵守的生产规律,在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上也有必须遵守的经济规律。按照这些规律办事,就能增产增收,不这样,就要减产减收。生产队要求掌握生产自主权,就是要求按照这些规律办事的权。
为什么我们有些干部总要去干涉集体经济的自主权呢?主要原因是怕社、队干部用不好这个权,完不成生产任务,甚至出什么“乱子”。这种顾虑真有必要吗?今年春天,襄汾县有一件事,很能回答这个问题。春天播种以前,县里召开四级干部会,县委书记常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言时说到了种西瓜的问题,他说:“我看西瓜可以种一些,城镇需要,乡里也需要,能给社员增加一点收入!”这个意见冲破了多年来的禁令,受到干部们的鼓掌欢迎。可是,也有人担心:“好,你开了这个口子,要是西瓜种多了,影响到粮食产量谁负责?”
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县委书记开了种西瓜的口,又没作种多少的具体规定,社、队干部回去安排生产的时候,心里还是有数的。他们算本队的土地面积,算上交的公粮和社员的口粮,还算自己的劳力、技术、土质、肥料和水利等等条件;这么算了以后,种的西瓜并不多。全县九十四万亩土地,社、队干部从实际出发,安排种西瓜的地总共六千亩,不到百分之一,根本没有影响粮食生产,还是以粮为纲。
说起这方面的情况,县里的同志还举出许多例子。大家说,你真心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得相信广大农民,相信农村干部的大多数。他们努力劳动,苦心经营,为的是办好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他们在安排生产的时候,首先考虑完成国家的计划。他们年底有了节余,又首先想着还国家的欠款。这些都是十分感人的。因此,我们的领导机关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清除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落实党的政策,培养干部,发扬民主以及支援农业的工作上。我们要相信农民会种地,把生产安排和经营管理的权力交给他们。
本报记者 马鹤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