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荒原上的明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18
第5版()
专栏:马里通讯

荒原上的明珠
新华社记者 张建国
一提起西里巴拉蔗园和糖厂,马里朋友都自豪地称之为“荒原上的一颗明珠”。马里朋友为什么这样喜爱这颗“明珠”?记者不久前走访了这个联合企业,懂得了其中的奥妙。
西里巴拉位于马里境内尼日尔河中游三角洲上,面积辽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但是由于过去长期的殖民统治,这里一直未被开发利用,始终是一片原始荒原。方圆几十里内,灌木丛生,野草没人,古树老藤盘根错节,蛇行猿啼,人迹罕见。
为了加速发展马里的民族经济,根据中、马两国政府的协议,一九七三年中,中国派遣了专家组来到这里帮助兴建蔗园和糖厂。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协力同心,艰苦奋斗整整三年,终于在莽莽荒原上建成了一个三千公顷的蔗园和年产能力达一万五千吨的糖厂。这里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里朋友所以喜爱这颗“明珠”,有着更为深刻的理由,那就是它与马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对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
马里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牧民都有喝茶的习惯,在煮茶的时候,一般都要加糖。全国每年消费食糖约三万吨。但是,国内除杜加布古国营糖厂每年产四、五千吨糖供应市场外,政府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糖,进口糖不仅售价高,而且时常脱销,影响群众生活。
西里巴拉蔗园和糖厂建成投产后,生产形势一直很好。甘蔗生产始终保持稳产高产,平均亩产一直在七吨以上,大大超过了每亩四吨的设计指标。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榨糖季节,向糖厂提供的工业用甘蔗十五万五千多吨,也超过了设计产量。由于原料充足,糖厂生产大幅度上升。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度,糖厂正式投产后的第一个榨糖季节,用了一百九十天时间,产糖一万一千三百多吨。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的榨糖季节,用了一百八十八天,产糖一万五千一百多吨,超过了一万五千吨的设计指标。现在,马里全国每年所需食糖的三分之二以上,已经由本国自己提供了。
明珠是珍贵的,然而在中马两国朋友的心中还有比明珠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他们在共同的劳动和生活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在非洲莽莽大草原上垦荒,条件是相当艰苦的。马里旱季长达半年,白天骄阳似火,室外最高气温达摄氏五十度以上。在蔗园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身上几乎没有不晒脱皮的。他们中有人风趣地对记者说:“脱几身皮换来一个大蔗园,这也是值得的!”
一九七四年,马里遭受特大旱灾,蔗园首批试种的甘蔗受到严重威胁。马里有关单位及时支援了一台抽水机,但因功率小,仍不能满足需要。中国专家组决定克服一切困难提前建成电力抽水站。这个决定马上得到马里工人的积极支持。安装水泵要在地面以下五、六米深的地方作业,那里闷热,简直使人透不过气来。四名马里工人和一名中国技术人员,连续加班两个多月,终于胜利完成任务。电力抽水站及时建成,保证了栽种的甘蔗的生长。
两国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事例俯拾即是。西里巴拉有一种龙卷风,狂风一起,飞沙走石,倘若行人碰到,务必伏于地面,否则就有被风卷走或摔伤的危险。一次,一位中国技术人员下班回驻地,骤见背后狂风大作,象一股黑烟迅速向自己卷来。这时一位马里工人疾跑过来,一把将他按倒在地,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他,使中国同志幸免了一场飞来横祸。马里人民对中国技术人员在生活上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的确,两国朋友用心血和汗水凝结成的一颗“明珠”,正闪耀着友谊的光辉。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中马两国工人一起工作。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