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两年胜过二十年——记石家庄棉纺二厂的技术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20
第2版()
专栏:

两年胜过二十年
——记石家庄棉纺二厂的技术改造
石家庄棉纺二厂是一个老企业。一九七五年以后,由于广泛学习推广国内同行业的革新成果和先进技术,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改造,两年就出现了生产大跃进,发展速度超过了过去二十年。一九七七年纺纱能力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一年就为国家多生产三十二支棉纱一万三千三百件,增加产值一千二百万元,为国家积累四百零五万元。
最近,我们到这里采访,询问了技术改造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原来是这么回事:在领导部门的支持下,石棉二厂把全国纺织系统许多兄弟厂所创造的二十多项重大革新成果,在本厂配套推广,提高了各个工序的生产效率,节约出了前纺设备八十八台。他们拆掉这些设备,腾出厂房,新装两万纱锭,增加了年纺纱线一万三千三百件的生产能力。这等于在不扩大老厂规模的情况下,大厂里面又繁殖了一个两万纱锭的小厂。
有关部门就石棉二厂这种做法算了两笔帐。一笔是看它的经济效果。二厂的改造工程投资三百六十万元,新增工人四百五十名,由于不用盖主厂房,很快就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如果建一座两万纱锭的新厂,一般要投资五百五十万元,招收职工七百二十名,盖生产、生活建筑二万三千多平方米,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才能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二者相比,改造比新建节约投资三分之一,少添人员百分之三十八,时间缩短一年。另一笔是对加快纺织工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不讲全国,单就石家庄市来说,如果一些五十年代建设的纺织厂都象石棉二厂一样,两年就能增加一座十万纱锭的大型纺织厂,一年纺出的纱织成布,可为河北省每人多提供一点六米商品布。
听了这些发人深思的介绍,看看石棉二厂的两年巨变,就可以生动具体地看到立足于现有基础,努力采用先进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革新、挖潜,对于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石家庄棉纺二厂是一九五五年投产的一座大型纺织企业,有十万纱锭,两千多台布机。建厂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各种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刷新,棉纱和棉布单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九七四年,他们听说当时的轻工业部决定系统推广国内二十四项棉纺织新技术,决心认真学习,在本厂推广使用,争取在生产发展速度上来个突破,为国家多做贡献。根据大家意见,党委拟订了一个大规模改造老厂的两年计划。
当时,“四害”横行,乌云滚滚,什么二厂是“唯生产力论”的黑样板,是“为走资派卖命”等等一顶顶大帽子,接二连三飞来。有人还扬言要揪二厂的“黑后台”。石棉二厂的广大职工坚信自己的做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要求,坚决顶住了这股妖风。党委书记刘素欣和其他一些领导成员,带领一个个“三结合”取经小组,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西安,先后走访了九个城市和一些县城的几十家纺织厂,象海绵吸水一样引来了一项项新技术。在二厂,我们参观了他们改造过的高速梳棉机。只见整齐排列着的一台台这种机器,把棉卷上的棉花一层层地缓缓吸入腹内,经过钢丝针布的高速梳理,吐出一根雪白的棉条,象流水似地注入棉条筒。车间工段长介绍说,它的转速较过去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五,产量增长了一倍。这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梳棉机,是他们三次到上海学习,又经过一年试验才改制成功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许多外地的革新项目就这样逐步被二厂的工人、技术人员所掌握。但是,由于工程大,时间紧,改造工作更是一场艰巨的任务。二十多项改造项目,分布在各个工序,牵扯到四百多台机器需要搬迁,六百多台设备需要改造,数以千计的零、部件要自力更生加工。此外,还有七千多立方的土方工程。这些工作又必须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完成。石棉二厂的职工,勇敢地挑起了生产、改造两副重担。厂党委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开展会战。厂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车间、工段建立了改造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工作。边生产,边改造,边土建,边安装。各项工作紧密配合,交叉进行。清钢车间的改造是全厂的重点工程之一。这里的二百八十六台梳棉机要全部拆掉改造,移位安装,还要挖一千八百多米长、一米七深的地下风道,改装近二里长的空中吊轨,共需五万七千多个工作日。怎么办?他们充分发动群众,合理组织力量,开展会战。为了避免改造与生产发生矛盾,工人们拆一批,改一批,安装后投入生产,再拆另一批。在那段日子里,各级领导干部和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天天和工人滚在一起。专业队员有不少人吃住在厂里,有的一连几个月不歇公休日,常常一进车间就是十几个小时。运转工人对技术活插不上手,下班后就帮助拆擦机器。机修车间日夜赶制配件,后勤部门千方百计保证物资供应。人人出力,各方支援,呈现出一片紧张热烈的战斗场面,大大加快了进度,如期完成了任务。
石棉二厂的经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九七六年,他们被评为大庆式企业,去年,光荣地参加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如今,国内纺织系统比较先进的革新项目,已在这里普遍开花结果。这个厂五十年代的旧设备面貌已大大改观。
电子、射流磨床、自动穿筘机、蒸喷制冷等先进技术开始应用,全厂的纺纱技术提高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清花工段,过去笨重的往复式抓棉机改为圆盘式抓棉机之后,质量提高,体积缩小,使原来比较拥挤的车间变得宽敞明亮了。和它毗邻的钢丝工段,车间里一扫过去呛鼻子的混浊空气,给人一种清晰之感。红色地面闪闪发光,台台机器干净明亮。这是因为改造了“三吸”工程,把大量飞花和尘土从地道中吸走了的缘故。据测量,改造前这里每立方米空气含十毫克飞花和尘土,现在降为三点六毫克,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了工人身体健康。在络筒车间,一个个络筒工、合股挡车工,坐着电动小车,轻快自如地巡回在机旁。过去一天走几十里路的繁重体力劳动,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石棉二厂的挖潜、革新、改造工作又有新发展。他们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上面,要把每件纱的用工数大幅度地降下来。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自动化、三个高速化的双革项目,力求在优质、高产、低耗方面取得新进展。
郑春庚 逯祖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